□文/叶子
一个冰湖中百人救助的壮烈场景在内蒙古高原成为历史的永恒——中国第一座平民英雄群雕即将崛起。这个中国第一座平民英雄群雕的意义在于:每一个平民都能成为英雄,英雄离现实中的我们很近、很近……
从2003年3月20日起,由当地自治区党委、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内蒙古12·14英雄群体报告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大城市做巡回报告——一个惊泣鬼神的群体的英雄故事将带着慑人心魂的力量像一股强劲的风席卷高原。而更让人感动的是,成千上万个西部人在这个悲壮故事的感召下,要用他们的崇敬、他们汇集的百万捐款将这个故事凝结成一个历史的永恒——中国第一座平民群雕就要崛起在内蒙高原……
湖面冰层三次断裂救人者与被救者先后落入冰水
2002年12月14日,这天是周六,晴朗的天空为内蒙高原的暖冬增添了几分浓浓的温意。这使得呼和浩特市的好多人都走出家门,到公园游玩。在靠近市郊的青城公园三角湖的冰面上,几位小朋友在冰面上尽情地蹦蹦跳跳,此时正是下午3点左右。突然,一个巨大的断裂声让孩子的欢笑戛然而止。原来,正在冰面上玩耍的恒昌店小学四年级小学生苏小林突然落入到冰层下的湖水当中,一声尖叫随着冰层的断裂声传遍三角湖……
这时,与苏小林一起来游玩的同班学生王艺军哭着直呼“救命”。而在十几米外的地方,是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小学的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同学,他们听到呼喊后,赶紧向出事的地方跑去。他们发现苏小林正在冰水中舞动两只小手拚命地挣扎着,这时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赶紧小心地靠近冰沿,他们趴着身,向冰水中陌生的小朋友伸出手来,要把他拉上湖面,可他们手刚刚拉在一起的时候,只听到又一声冰层的断裂,王超和乐亚芳也掉进了水里,幸运的是吴亚斌仅差半步之遥险被一同卷入,这时吴亚斌赶紧向湖边跑去。他边跑边喊:“快救命啊,救命啊……”此时,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院一年级学生刘业和李飞听到了这位小学生的呼救,他们赶紧循着这个声音向着出事的地点跑去。很快,他们来到了湖面塌方的地方,这时三个小朋友正在冰水中拚命地挣扎,他们走到塌方的边缘,赶紧抓住其中的两位小朋友往湖面上拉,正当他们小心翼翼地要把他们拉上来时,只听到轰的一声,冰层再次断裂,刘业和李飞也被跌落到冰冷的湖水中!
三角湖是一条流动的河水,水深足有2米。至此,湖水中共有5人在浮动的冰块中挣扎着,两名大学生和三名小学生借助着一个又一个冰块撑动着自己的身体。这时,刘业向他们喊:“别急,一会儿会有人来救我们的,一定要坚持住……”
十几人落水,百人救助
就在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院的刘业和李飞救人的时候,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系一年二班的24名同学正在青城公园拍照,当他们的影子没有在相机里定格的时侯,小学生吴亚斌的呼救打断了他们的欢笑。这时,他们也纷纷迅速地跑向事发地点……在这些同学们当中,跑在最前面的是樊晓东,第二个是郝龙彪,第三个是李亚平,然后是孟庆翠、李慧成……他们快要跑到冰层边缘的时候,为了防止全部落入水中,就前后依次拉成一个“人链”,这时伊利集团公司国际商务部的刘小杰也跑了过来,加入到了这个“人链”当中……很快,由24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等人组成的四五条“人链”很快在塌方的周围开始小心地救人,可是正当他们齐心协力开始实施救助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更大的断裂产生了:伴随着巨大的声响之后,一股股强劲的水波被高高溅起,与此同时的是,樊晓东、郝龙彪等农业大学的18名大学生、伊利集团公司的刘小杰等人先后全部落入刺骨的湖水之中…
此时此刻,同学们一边自救,一边救人。而湖面上的游人们则向更多的人们呼救,有人开始向110、消防队报警,而更多的游人则闻迅赶来,他们找来竹竿、树枝冒着冰层再次断裂的危险而勇敢地来到塌方的边缘,将这些救命的器具伸向水中的学生……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游人和部队战士则毫不犹豫地脱掉棉装,跳进了冰冷彻骨的冰水里。这是一个感人的场景,公园里越来越多的人都奔跑过来。几十个游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湖里救起一个个落水的学生,而一些妇女则从外面找来长竿、绳索,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入湖里,一只只求生的手抓住了这些器械……近百位游人组成了一个壮烈的救人场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个落水的学生先后被救起来……
悲壮的救助中三位学生英勇献身
在百人救助的大场面中,这些彼此相互陌生的游人都不顾个人的安危,不论在岸上的还是在水中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决心:尽最大的能力救助落水者。此时的冰面大塌方足有300多平方米,刺骨的冷水让人们痛苦难捱,每个人的身体都颤抖不已,但这个英雄群体的场面却让他们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他们大都是相互陌生的路人,但在此时,共同的信念和意志却让他们的心紧紧相连……
最先落水的小学生苏小林和乐亚芳,一直被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院的李飞死死抓住,在寒冷的湖水浸泡了很长时间的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将这两个孩子救出来。他一手抓住一个孩子,拼命地踩着水,竭力地保证两个孩子的头部露出水面以进行呼吸,这时李飞渐渐地失去了知觉……
这时两个孩子渐渐地沉入湖底,这被伊利集团青年职工刘小杰看在眼里,他叫人赶紧将李飞救起,而他则扎入湖底将两个孩子顽强地托出水面。这时,他一只手举起一个孩子,自己的全身则完全浸没在冰冷的湖水中。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刘小杰足足在水里坚持了十几分钟,直到后来青城公园的职工抬来一艘“鸭鸭船”,才将两个孩子救起来,而这时刘小杰就快要坚持不住了……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的高中生刘宇超、潘启超也是这场生死救助的人员。当初,他们从公园里滑冰结束后正要往回走时候,忽然被一阵求救的喊声停住了脚步。在这个时候,他们和好多人一样,勇敢地跳入湖水中参与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人行动。冰冷的水让他们的身体感到难以承受,但他们还是凭着以往较好的水性救起一个又一个落水的大学生,刘宇超将两名大学生推上岸后,忽然感到水底有人在拉住自己的脚,原来是另外一名沉入湖底的大学生,这时,刘宇超反身扎入湖底,奋力将这名大学生从水底救起,并渐渐将他拉到岸边,这时,岸上的一根竹竿伸了上来,这名大学生得救了……而刘宇超则将一个快要沉入湖底的孩子托起,然后游动着将他拉到岸边,几位热心的游人将孩子救起。这时他又发现不远处一个大学生由于体力不支而没下了湖面,这时他顶着仿佛要被冻僵的身体拚力地游过去,快到跟前的时候,他一个猛子扎下去,终于在水中找到了那个大学生,他使出浑身的力气将大学生的头部露出水面,然后将他拉到岸边……这场生死救助中,持续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个落水者都被纷纷救起,继而被医院的救护车运往医院。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在见义勇为者当中,内蒙古铁路第一小学的王超同学为了救护最初落水的恒昌店小学生苏小林和王艺军而最先落入湖底……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院一年级学生刘业也为了抢救几名小学生而英勇献身,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郝龙彪也在这场救助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人提议为三位学生在湖边塑像
很快,这个悲壮而动人的故事在呼和浩特市传开,并向外蔓延起来。一群又一群的市民自发地来到三角湖,他们为死去的三位学生献上了花圈。在三角湖畔一棵棵柳树上,一个个陌生的市民将洁白的花朵系向了树枝,就像树木在一个悲壮故事的感召下绽开了鲜花,献给了这几位死去的英雄。从25日开始,几乎每一天的晚上,都有人在这里默默地点上蜡烛,以照亮英雄魂灵的路。还有人叠成了一个又一个纸船,将它们一个个地放入湖面上……在这个时候,人们了解到,牺牲的铁路一小王超同学的老家并不在呼和浩特,而是在江西省东乡县杨桥镇文七位岭上村,这位1990年出生的男孩,2001年随做小生意的父母来到呼和浩特,一家三口人住在一个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刘业生长在内蒙乌海市的一个干部家庭,在考入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后曾多次接济困难的同学。郝龙彪,1982年生于内蒙乌兰察布盟一个贫困的乡村。12月19日,三位同学被安葬在呼和浩特烈士公园。
几位牺牲的学生不断地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崇敬。在呼和浩特、包头、乌兰浩特、临河等地,不断有人为他们的父母写信、捐款,以表达他们的敬意。内蒙古师大的60名教师和几百名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手托着“热血青春书写壮丽人生,见义勇为颂唱世纪赞歌”的大幅标语,来到三位学生牺牲的地方悼念英灵。一笔又一笔捐款被送到了三位学生父母的手中。一位不留姓名的出租车司机为三位学生家长捐款2000元,他说:“社会需要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而为他们捐款的市民一直络绎不绝……伊利集团职工为他们捐助了3万元。在呼和浩特工会大厦做义务教员的日本友人佐川幸也先生,也捐出了6000元人民币。在大学路文化商城,在轻工学校,在第一毛纺厂……人们都在为他们捐款。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人们就已为他们的父母捐出了21万元!
这时,一位姓那的女士向社会呼吁说:“我也是一位母亲,三位学生的行动让我感到了伟大的人格,我以一位母亲的名义向社会提议,在青城公园的三角湖旁立起三位学生的塑像,让人们永远记住它们。”这一提议在社会很快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个中国第一座平民英雄群雕将崛起在内蒙高原
当为三位学生雕像的提议向社会公开后,当地各界人士纷纷为这一壮举捐款,在短短的一周内,有关部门就已收到群众们的捐款16万多元。捐款者之一的市建委职工章维俊说:“为三位学生塑像十分必要,可以教育一代人,影响几代人。”
而在此时,内蒙古农业大学、师大的一些师生则提出,三位学生是百人救助壮举的参与者,如果以这个壮举为主题,在三角湖的岸边搞成一个大型的雕塑群体,则更为壮观,主题也更为深厚。这一提议在社会很快引起更为强烈的反响,好多市民都为此叫好。当地美术界认为:“以这些真人真事为蓝本制作一个平民英雄的群雕,这在中国美术界也是件较大的事情,因为这将是我国第一个以普通群众为样本的群雕。”于是,又有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了这一新的壮举之中。许多人为此捐款,并在选址、设计方案上进行了积极的参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铁路局也多方提供捐款和各种方案……
内蒙古电力设计院女工程师刘伟华一直关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她通过电话将这一系列的故事告诉给远在海南西亚雕塑院任院长的我国知名雕塑家尹金托先生。很快,尹金托先生与西亚雕塑院的同仁们决定,为这一壮举塑造价值百万的群雕:为三位牺牲学生各塑造比真人大二倍的全身铜制雕塑,而这三尊雕像的背景则是一个长五米、高三米的巨型铜制浮雕,浮雕的内容是一幅湖中百人救助的壮烈场景……2003年2月18日,由尹金托先生根据三位学生生前照片设计的三尊雕像的模型已经设计出来。初稿后,尹先生找来三位学生的父母征求意见。他们看后都非常满意。
采访中尹先生对记者说:“背景浮雕的草稿也已经设计出来,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认同。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这样的第一件作品,我特别有激情。下一步就开始付诸制作了。估计3个月后就能彻底完成。我认为,这个中国第一座平民英雄群雕的意义在于:每一个平民都能成为英雄,英雄离现实中的我们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