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5时许,西安火车站出站口。陕西省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春雷高举写着“石泉马佩德”字样的牌子,与记者站在雨中接人。下车的人群中,一个60多岁,面带微笑的男子迎来:“我就是石泉的马佩德”。王春雷自我介绍后,把他接上车,又开始与西安市老年书画夕阳红活动站站长郝德忠老人联系,让他与马佩德立即见面。因下大雨,郝老到户县还没回来,王春雷只好安排马佩德吃饭,并为他安排住处。一切忙完,已是晚上10时许。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7月30日、31日,《陕西工人报》刊登了有关特困职工子女就学的报道后,石泉县医院护士杨先凤看后,立即给本报记者柳江河、阎冬写了封信。信中说她爱人无业,大女儿马世超是省级优秀团员,今年考上北京北方交通大学,报名费7500元。二女儿还在上高中。她一个月收入仅200多元,生活十分艰难,希望记者与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联系,解决孩子上学的燃眉之急,并寄来大女儿相关的证明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材料。
本报记者很快就此事与援助中心取得联系,该中心工作人员也立即投入到援助程序中。8月27日,《三秦都市报》刊登了西安夕阳红活动站站长郝德忠老人,义卖字画,寻找贫困待助学生的消息后,援助中心立即与郝老取得联系,郝老当场答应愿意资助。援助中心又立即与杨先凤取得联系。因她工作忙,脱不开身,就请丈夫马佩德来西安。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场面。
第二天,雨下个不停。上午8时,援助中心副主任王春雷与郝老等人取得联系,记者将他们一一接到援助中心。郝老已76岁,据他讲,他组织一些著名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义卖书画4000元,前一天已资助两名山区贫困孩子,剩下1000元资助马世超同学。经介绍,马佩德得知是郝老他们资助女儿上学,紧紧拉住郝老的手不放,感激之情难以言表。郝老将1000元交给马佩德,并答应以后马的二女儿考上大学,他仍要资助。省老年书画学会副会长王明耀还拿出自己写的两幅行书。一副写着“勤奋学习报效国家”,送给马的大女儿;另一副写着“勤劳致富勤俭执家”,是送给马佩德的。省总援助中心主任于午顺代表“中心”给马佩德捐赠500元。马佩德接过捐款和书法,哽咽地说:“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工会组织对我家的关怀!”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