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好人日记沸腾了抚顺城

2023年10月16日

(上接一版)

这位好心的大姐名叫张亚琴,是私立汇才学校教师,上班后,她将这个事情讲给了校长樊俊儒和他的书记老伴,老夫妻都是退休教师。这天晚上,老夫妻和张亚琴来到了瓢屯火车站,他们在那里找到了这对母女。当他们看到路遥正与母亲对坐在长椅上认真地看书的时候,他们不禁感到两眼发涩。樊俊儒夫妇为这对苦命母女腾出了一间小房住。两张简单的小床挤在里面,但对于她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家了。几天后,路遥转学到了这里,樊校长免去了她所有的学杂费。好人的帮助让这对母女每天都充满了快乐和力量。一年后,路遥告别了这所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地重点中学27中。而此时的汇才学校,却悄无声息地关闭了。这时,母女俩又恢复了流浪的生活。几乎每天晚上,小小的瓢屯火车站来去的过客中又悄悄地多了这对母女的身影。

2000年10月,路遥得了急性阑尾炎,高烧达到40度。这时她的班主任黄力尤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她送到了医院,这天师生们才知道这对母女的无依无靠,才知道每天中午都要在一个避人的地方完成她们最简单的午餐……手术费需要2000元,黄力尤老师从工资里拿出了700元,余下的由全班同学捐款将这笔手术费凑齐。一周之后,路遥带着对老师、同学们的感激返回了课堂。而她的母亲则继续为母女俩的糊口而劳苦奔波……这时,洗排油烟机的生计早已难做,陶茑不得不改做扛煤气罐,每层楼挣5角钱。每一天,许多陌生的、向高处拐来拐去的楼梯都留下了她艰难的脚印。而在那里,也曾有一些陌生的好心人替她将沉重的煤气罐扛起放在肩膀上,或在楼梯上接过来替她送到物主的家里且不露姓名地走开了……她没有忘记,将这些人和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

无尽的劳顿使陶茑的体质大大下降。几年来,她常常感到小腹疼痛。这天早晨,当她猛地用力扛起煤气罐的时候,忽然感到两眼发花,下身出血,开始顺着裤管慢慢地流出来……但此时的她还在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把煤气罐扛上去,因为这是母女俩生存的希望!为了不将血洒在楼梯,她用细绳将裤管扎实,然后重新扛起煤气罐,向楼上迈出灌了铅一般的脚步……

这个过程也许像一整天的漫长,当她接过3元5角的报酬转回楼梯的时候,她几乎寸步难行。但这天中午,她还是忍受着最大的痛苦用这些钱给女儿买来吃的,她用最大的耐力等来了今天中午与女儿的会面。“路遥,妈妈今天给你买了肉,都吃了它。”母亲奄奄一息的样子让女儿心悸不已。“妈也许今天不行了,你一定好好念书,向老师借钱也要把书念下来。将来不仅要把钱还给他们,报答他们,更要做个好人,就像这个日记里的那些好人一样。”这时,母亲拿出了一个小小的日记本。这时她用有些颤抖的手一页又一页地展示给女儿。女儿发现,日记里没有一点母亲的秘密,记载的全都是那些帮助过母女俩的好心人。他们是:给她们20元钱的长辫大姐,多给她50元钱的张亚琴,为她们提供住处的樊俊儒夫妇,为女儿拿手术费的黄力尤老师和赵静、叶小钟等全班同学,一位看她病倒在车站将她背到附近诊所的农村大姐,更有一个个替她扛罐的那些陌生人……母亲说:“我早已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好人日记。”这时,女儿才发现母亲的脚下的血迹,她赶紧跑回校门将老师叫来。在学校的帮助下,陶茑被送到了市中心医院抢救。医生说:陶茑得的是子宫良性肿瘤,需要马上手术……

一个城市喝彩的好人日记:为苦命母女走进阳光真情回馈

在27中学师生们的捐助下,陶茑顺利地做了手术。没有人知道,她的“好人日记”又悄悄地记下了一个真实美好的故事。每到节日,黄力尤、高峰等几位老师总将这对母女接到家中,家的温暖、友爱的真情给了她们久久享用的快乐和力量。有时天气不好,他们就主动将她们接到家里和家里人一起挤着住,而有的时候他们就将办公室腾出一个地方,找到两套行李,让她们住在那里……

抚顺第十二中学教师段小莉在听孩子讲起路遥的事情后,主动来到学校找到路遥,她说:“多好的孩子。今后你的学杂费我拿吧。”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也纷纷给她带来一些衣物,鼓励她坚定生活的信念。工商银行雷锋储蓄所主任康海英、化工局财务科杨伟、和平街道中华社区张英、抚顺电大教师吴家园、精细化工厂刘英、张志明等多位学生家长都自发地为她们捐钱捐物。2002年11月,段小莉等老师和学生家长将这对母女的境遇汇报给了市妇联主席李吉安。李吉安找到了陶茑,苦命母女的故事让她流下了眼泪。她说:“先解决你们娘俩的吃住问题。”陶茑母女俩很快有了一个暂时的住处。陶茑母女的境况被抚顺市委副书记杨桂荣得知。她说:这么有坚定生活信念的母女俩真是世上少有。她责成妇联、工会、城建等部门“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好陶茑母女的回迁问题”。

在杨副书记等热心干部的协调下,化工局、有机化工厂等几家单位为陶茑支付了一万多元回迁费。几天后,陶茑终于拿到一处两室一厅房子的钥匙。这天,市总工会干部张立明为她们拉来了价值几千元的地板,市机关工委干部王炳贵、望花区委副书记白慧芬、宋光明、副区长孙明、望花区环保局干部弋林、建设街道董丽娟、和平街道职工张兰、李玉英、王桂芳等几十位干部群众为这对母女捐款安家,简单的装修过后,又有好多热心人将自家的冰箱、炉具、家具等送过来,众人的力量终于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2003年2月,陶茑所在的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公开招聘社区干部。陶茑在竞聘演讲中深深地打动了居民们的心。这样,陶茑成了宏钢社区一名负责卫生管理的招聘干部。

有了工作后,在陶茑的心中,那些记录在日记里、帮助过母女俩的那些足有几百位的好心人一直使她念念不忘。因此,这对母女一直在寻找着这些好人。在这个过程中,那位长辫大姐,慈祥的樊俊儒夫妇,心直口快的张亚琴等等,几年来一直没有音信,而那些好多仅是一面之交的好心陌生人更是无缘相见。每到周六周日,母女俩一次次地来到陶茑所去过的居民小区、零工市场、汇才学校原址和她所走过的一道道楼梯,她们多么希望能和这些人再次相见,但是,她们却无法见到他们……

好人日记的故事感动着这里的人们。“让往日的好心人走出日记吧!”——小城的人们,开始为这对母女圆梦。团聚晚会原定于2003年春节后举行,因为陶茑坚持要找到樊俊儒老人一再延迟。2003年3月,热心人终于和樊校长联系上了,樊校长当即答应参加团聚会。原来,樊俊儒夫妇停办私立学校后,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与女儿一起生活。母女善良的心地感染着一座城市。2003年6月2日,抚顺剧院洋溢着别样的真情,100多个“走过沧桑岁月,曾经擦肩而过”的好心人终于在这里和陶茑母女再次聚首……剧院舞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火红的横幅:“没有洒下苦难的阴影,只留下了往日的真情!”从美国赶回来的樊俊儒夫妇,黄力尤、高峰、段小莉、陈淑梅、于欣、景雪峰、宋光明等几十位“好人日记”中的好人,都走上舞台,与大家交流人生的感受。一个个平常而富于真情的故事,一曲曲饱满情感的歌唱和舞蹈,将晚会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潮。陶茑说:今天这些好人走出了日记,我们母女有说不出的激动,还有几百位没有走出来——今天我明白了,他们就在这座城市,就在我们身边……

(照片说明:母女俩近照 非可 摄)

上篇:母爱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9/200309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9/12/31366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