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个梦,有的人永远躺在梦幻里,有的人则执着地将梦想变为现实。安康市汉滨区商贸公司经理周国波就是要把梦想变为现实的人。他虽然没有惊人的壮举,也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没有饱含激情和充满哲理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坎坷曲折的动人经历,但却在平平凡凡的经贸工作中不断创造奇迹和财富,迎来了企业发展的几多辉煌,几多飞跃。
逆境崛起 方显本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周国波是1984年开始从事经贸工作的。1996年从分店调安康市汉滨区岚河供销社任工会主席兼副主任。1999年4月被任命为岚河供销社主任。其实周国波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有悠久历史的岚河供销社也曾灿烂过、辉煌过,然而在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企业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年年亏损,职工生活无着落,人心涣散,企业几乎面临倒闭。上任后的周国波坚持把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转换机制、开拓经营、强化管理、服务“三农”作为工作思路。面对企业严峻的形势,他要求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努力完成区社交给的任务和企业所制定的奋斗目标。
周国波认为实行合同管理是企业提效的关键,因此每年初率先与工商税务部门达成缴纳税、费的协议,同时以稳定职工承包经营为目的,与全社职工与外来户签订了租房经营合同、安全责任合同、承包合同等,有效地确保了当年企业承包费、租赁费的收入。用制度约束人是企业提效的保证。为此,供销社结合工作中实际,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下发配套文件6份,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大经营业务的力度,改变过去经营模式,与安华公司签订了联营收蚕茧协议,克服了抢收抬价的混乱局面,给企业创年收入116万元,而且在鲜茧收购价格不稳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停收或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做好烟花爆竹批发业务,坚持送货下乡,热情服务,同时做好安全防范事项,既保证了企业增收,又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为了使企业彻底摆脱困境。周国波利用区位优势,组织职工集资人股12.8万元,企业投资8万元构建了“湖心乐园”。开业以来以独特的建筑、优质的服务、高雅的格调、优美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不但成为岚河供销社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是安康兰天白云青山碧水间的一颗耀眼明珠。
周国波常说:“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做官是一时一地的事情,做人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们干部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堂堂正正地做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千方百计确保职工的利益。要求领导干部关心职工冷暖,结对子帮扶困难职工,对职工少说空话,多办实事,每年按时为职工上缴医疗保险和个人保险金,对企业和职工个人财产办理安全保险,对各处危房进行投资维修加固,搬迁,想方设法保证在岗职工工资和内养,下岗职工生活费的按时发放。2002年平均每个职工增加了两级工资,逆境中崛起的岚河供销社从此开始了扬眉吐气。
励精图治 不懈进取
求真务实,生机无限。在周国波的带领下企业跃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上任第一年使50万亏损降到了20万元,第2年降到10万元,第三年降到8万元,第四年降到3.9万元。99年至2001年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带领职工收蚕茧42.7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04.5万元,实现销售利润33.6万元;99年至2002年共收取承包管理费76.9万元,承包利息7.36万元。收取房屋租金10.4万元。昨天的努力,今天有了结果,昨天的付出今天有回报。岚河供销社先后被汉滨区人民政府和供销系统评为“扭亏增盈先进企业”、“先进单位”。周国波也先后获得“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十佳职工”等荣誉称号。
获得成功是众人所有的,但走向成功的路却是漫长的。现在已成为汉滨区商贸公司经理的周国波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了第二次百米冲刺。面对重重困难,他毫不气馁,精心绘制又一张蓝图。针对经贸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决定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主题,积极做好房子的出租创收和压库商品的清仓处理工作,继续探索资产的盘活利用,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动力,帮助职工转换观念,寻求新的经济门路。为此周国波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不拖欠职工工资的基础上,实现减亏20%。要求职工更新观念,立足于改革,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发要有新局面,发展要有新思路,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领导干部把生存与发展作为工作,做到抓管理出效益,抓业务创效益。加强制度,用工、财务、资金、经营、安全统筹管理。探索房产开发创效益与房屋变现求生存的大计。初步设想,开发公司院内及后排仓库楼房,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出租的办法,将公司所在的5亩地整体改造成大型商场或宾馆饭店经营,再利用后院地皮建一栋商住楼,增加企业固定资产收入。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党员、职工信得过的领导集体,积极吸纳先进分子入党;加强党风廉政和工作作风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勤政务实,廉洁奉公,脚踏实地为企业着想,为职工办实事,励精图治,不懈进取。
开弓没有回头箭。已近不惑之年的周国波当谈到企业的未来时,一双深邃而慈祥的眼睛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他言语不多,但总是信心百倍,言谈举止中承载着他操掌“汉滨区商贸公司”这艘航船的艰辛,缜密思维中透出几份坚毅,几份深沉,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今年公司工作是困难与希望同在,矛盾与办法并存,但日子总会一天要比一天强,一年要比一年好过,坎坷终会变通途。”
本报记者站 唐登林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