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多给孩子们留点改错的台阶

2023年10月16日

□文/陶绍教

据报载,某市重点中学一名女学生A,因讽刺女老师肥,受到班主任批评,并要求A与父母第二天到校向女老师道歉。A吓坏了,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从未惹出乱子,如今怎么办?父母果然大怒,训了她好长时间,使A不敢面对明天,当晚先割腕后跳楼,导致严重残疾。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教育家陶行知的育人故事。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那男生已在等候,遂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忐忑不安地接过糖。陶行知又说:“据说你打同学是因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该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用这种方式。”陶行知遂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糖,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思想认识和自律意识尚未成熟,出现错误行为在所难免,且乃属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耐心做好其教育引导工作。但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容不得孩子的错误,一见孩子做错了事不疾言厉色就是棍棒鞭打,不留台阶让孩子改错。如此教育方法难免会导致悲剧,或是越打骂越犟,难于教育。女生A的父母即是典型。实际上,A的错误没那么严重,如果父母多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多宽容孩子的过错,多有意识地留给孩子一些改错的台阶,即在肯定孩子优点的前提下,分析错误原因,鼓励孩子勇于道歉,这样不但完全可以避免悲剧,而且可以使孩子成熟起来。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堪称典范。面对气势汹汹用砖头砸人的学生,他并不当即予以严加教训,而是以宽容的态度,留给孩子改错的台阶。第一个台阶是给孩子留面子,不当众批评,缓解其情绪;第二个台阶是尊重孩子,平易近人,营造宽松氛围;第三个台阶是发掘孩子优点,从正面来引导孩子认识错误;第四个台阶是点到为止,尽快结束尴尬境地。通过这四个台阶来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其过程简洁明快,轻松愉快,效果显著。这很值得我们每一位育人者效仿。

上篇:没有了
下篇:彩票情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9/24/3140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