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打造“生命之门”

2023年10月16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四院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逃逸系统动力装置的研制任务,自1993年4月开始逃逸发动机方案论证并开展研制以来,全院上下众志成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顺利完成了逃逸系统四种型号10台(套)发动机及结构件的模样、初样阶段研制工作,并于1997年在全系统率先转入试样阶段研制,圆满完成了首次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行试验和神舟号飞船四次飞行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院参与研制的逃逸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完善的逃逸救生方式之一,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准。

飞船逃逸救生系统是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万一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时,确保宇航员瞬间逃生、安全生还的保证。由于在整个火箭系统它是唯一的一项从零开始的全新技术,所以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伊始,逃逸系统被列为三个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四院凭借在固体发动机领域雄厚的技术、人力实力,及前期成功的演示试验,从多家竞争对手中争取到了这项研制重任。面对这项堪称“打造宇航员生命之门”的重任,久经考验的四院人沉着受命,先后攻克了瞬时大推力特种固体发动机设计、超高强度钢异型机械加工、高燃速推进剂配方及工艺、高燃速发动机抗冲刷抗烧蚀绝热防热、高燃速薄肉厚大推力发动机装药及精密地面试车测试技术等10多项技术与工艺难关。

由于逃逸系统承担着在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时逃逸救生,在发射顺利时它还必须点火工作将逃逸塔抛掉的双重重大使命,无论火箭发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成功,失败不起。所以从研制伊始,四院就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百年大计,质量为基,用科学的精神去做!”四院成立了载人航天工程行政、技术、工艺三套并行的指挥系统,编制了周详细致的质量保证大纲,建立层层责任制,构筑政令畅通的垂直指挥系统,使得设计、操作、检验等各工序环环相扣,职责明晰,针对载人飞行全过程的严密质量控制措施,杜绝了质量管理“真空”地带的出现。在管理上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人,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由这些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去控制质量,规范工序,从而确保了发动机的高可靠性,确保了发动机不带任何疑点、“零缺陷”交付。实现了产品交付合格率100%,飞行试验成功率100%的质量目标。

1998年10月19日,检验逃逸系统总体方案正确性和飞船应急救生系统综合能力的飞船“0-0”高度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四院研制的发动机得到了全面考核,此后,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飞行试验阶段。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我国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飞船相继升空并成功返航,四战四捷,四院提供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均出色完成了任务,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进入了崭新的领域。

(李威 王玫)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神舟五号的“护人法宝”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0/200310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0/15/31537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