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某地一位领导下基层时把前来陪检的干部硬是“赶”了回去,这位领导说:“基层检查是我的工作,我干我的工作,你们干你们的工作,各负其责嘛。你们没必要丢下自己的工作来陪我……”这个检查团不要陪同,轻车简从,查问题,摸实情,及时解决基层问题,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在实际工作中,另一种下基层并不鲜见,基层突然接到上级检查通知,基层忙着布置这布置那,检查团被陪检单位前呼后拥,还有电视台记者摄像。群众讥之“巡抚出朝,地动山摇”。检查团在基层“导游”带领下到事先安排好的“景点”这边瞧瞧,那边看看,自然一派“大好形势”。有的虽然到实地,却是基层精心设置的“盆景”,看到的只是表面,到头来却给基层添了不少麻烦和开支。
陪检现象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干部热衷于围着上级领导团团转,与其“套近乎”,走“上层路线”,加深领导对自己的印象。另一方面一些上级派来的检查团还未转变作风,乐意基层迎来送往,居高临下。如果基层不去陪检,可能指责基层目无领导,面对多而滥的年终检查,基层表面上唯唯诺诺,而背地里却叫苦不迭,陪吧,基层工作忙;不陪吧,又怕得罪上级领导,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陪检、陪吃、陪玩,当起“三陪下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检查团下基础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凡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行动指南,常到群众中走走,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丢掉陪检,深入群众,不让基层牵着鼻子走,查问题,听实话,基层情况才能“水落石出”。眼下又临年终检查“黄金时期”,各级的检查团又开始积极行动了。人们希望检查团端正作风、多点“要知道李子味道,得先自己尝尝”的精神,不要陪检,问计于民,求策于民,为基层开出有用的诊治“处方”。 (范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