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汉中,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军家必争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然而,由于秦岭山的巍峨,交通不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去年,西汉高速公路拉开了施工战幕,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职工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奋力拼搏,勇于创新,严格管理,经过建设单位多次检查评比,工程进度和质量名列全线43个段标段前茅,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赞歌,成为西部大开发工程建设的排头兵。
公元二〇〇二年十一月,从西部再次飞来喜讯: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以良好的信誉雄厚的实力一举中标西汉高速公路P标段的施工任务。不知是一种巧合或者是命运注定他们要与陕南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七十年代,他们在举世瞩目的襄渝铁路上洒下了汗水。九十年代,他们在西康铁路建设中竖立了丰碑。如今,他们将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谱写下辉煌。
西汉高速公路P标段全长4公里,有大桥6座,中桥1座,涵洞6座,填方15万立方,爆破挖方43万立方,总投资8316万元,合同工期30个月。工程中标后,公司领导极为重视,并明确指出:要把西汉高速公路建成精品工程,生态工程,环保工程,为西部开发多做贡献。他们迅速成立了以经理梁明强,书记王佰武、总工马宁,副经理张金锋为首的项目部。当梁明强带领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摆在面前的情景与他的想象全然不同,施工条件极为艰苦,高高秦岭山脉,群山峻岭,流淌的汉江,川流不息;没有施工用电,没有生活用水,手机没信号;石英岩、泥质页岩、坚硬土、溶洞、澎涨土决定了极差的地质条件;40多万方的挖方全部为爆破,爆破施工距民房最近的不足20米;桥梁施工占全标段总长的近一半里程,施工难度大,对梁明强和参战职工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开弓哪有回头剑。在项目部召开的施工动员会上,梁明强说:陕西省把这项工程交给我们施工,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要想法克服,工程进度和质量必须争第一,做到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方信誉,建一座丰碑,向陕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部开展了“如何干好西汉工程”的大讨论,职工人人表决心,统一了职工的思想,坚定了干好工程的决心和信心。
西汉高速公路极为特殊,建设单位在中标通知书上明文规定:该工程的施工单位试用期为两个月,在试用期内甲方不拔预付款,中标单位必须完成总投资的20%的工程量,否则将取消施工资格。职工们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这两个月完不成施工任务,将会丢掉一方市场,职工就将面临着没有活干,没有饭吃的危险。在这种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在两个月时间必须完成1600多万元投资困难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大家不敢有半点松懈,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代文亲临工地现场督战,与职工同吃同住,解决施工难题。项目部领导分工合作,马不停蹄,日夜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每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技术人员挑灯夜战,设计施工方案,核对图纸,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职工每天24小时两班轮流作业,想尽千方百计干好工作。在便桥施工中,车辆不能到达施工现场,材料运不到工地,职工们硬是肩挑背扛将100多吨工字钢、片石、水泥从100多米的地方搬运到施工现场,肩磨烂了,流血了,血肉与衣服粘连在一起,疼痛难忍,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在采访时,项目部党委书记王佰武说:在西汉项目部,从领导班子到职工认识非常到位,人人有紧迫感,有危机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参战人员以极大的奉献精神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刚到工地时,项目部没有房屋,几十名职工挤住在租用老百姓的两间屋子里,啃面包、吃方便面,他们没有半点怨言。进场初期,摆在项目部领导面前的工作太多,压力太大,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14公里便道,两座便桥,临时房屋建设,施工方案设计,复测定位,机械进场,解决施工、生活用水用电,预制场,拌合站设计等大量工作。项目部职工生活用水和施工水是一大头痛的事,如果到汉中市用水车运水,路程远,成本高,不能满足施工生活的需要,项目部领导分别与村委领导磋商,最终与当地村委会达成了供应协议。由于地形限制,工地上没有一块能设置预制厂和料场的场地,项目部领导多次考察,设计方案,通过劈山开挖,整理了两块场地,解决了料场和预制场的问题。施工用电难以得到解决,急得梁明强直打转,为了不影响施工,项目部领导果断决定投资购买安装了6台变压器,使工程顺利开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40多台机械设备进场,便道便桥,复测定位放线,路基清表,用水用电、项目部房屋和炸药库建设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钻孔桩40多根,比计划工期提前15天。
今年1月28日,由陕西省交通局、招标办公室和西汉高速公路指挥部联合组织对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进行试用期验收,经过现场考察和逐项检查打分,P标段以完成总投资21%,形象进度好,企业信誉高,管理规范,成绩突出获得全线二名,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赞扬。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凝聚力。二十局集团一公司西汉项目部在管理上敢于解放思想,实现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上场之初,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具有“西汉特色”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托起了一片碧蓝的天空。
梁明强如实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企业的全过程。西汉项目部始终把队伍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的创新作为重点,在公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和完善《员工管理办法》、《物资设备管理办法》、《成本管理方案》、《工资分配考核办法》等13项简而易懂,便于操作的内部管理办法付诸实施。项目部和队实行定期学习制度,早点名、晚汇报制度,在点名中安排当天的工作,晚上由各科室领导、队领导向项目部领导汇报当天的完成任务情况,安全质量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职工作息,出差外出按程序规定办理。项目部招待费、办公费、电话费支出全部实行承包,使整个管理始终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为了加强物资设备管理,项目部规定,凡是设备、物资、原材料和大堆料必须按公司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购买,工程用料按设计量发放,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堵塞了效益流失的漏洞。
项目部是整个施工队伍的龙头,如何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项目部领导探索研究的课题。他们按照不同的岗位和责任大小确定工资标准,出台了德、能、勤、绩、服务等五个面的考核办法,由施工队职工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打分,综合分数在90分以上者,发100%的工资,80分以上不满90分者发90%的工资,70分以上不满80分者发80%的工资,连续3个月不满70分者,项目部将对其调离工作岗位。这一措施实施后,使管理人员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项目部的整体功能发挥好,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月月超额完成施工任务,在建设单位多次组织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综合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年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上场伊始,他们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师挂帅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科技攻关小组,为了确保实现保部优、创国优的奋斗目标,他们建立了至上而下、层层责任质量保障网络体系,项目部与各施工队、技术主管、试验、测量、物资部门领导签订质量包保合同,并制订了严格质量奖罚措施,项目部还组建了贯标领导小组,从而使以质量为中心的每一道施工程序,都走在了“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规范轨道上。施工中,他们严格按照合同文本规定的技术规范、质量要求施工作业,不断强化内部监控和自检互检程序。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使水泥、沙石料及水的配合比始终保持衡定参数,他们不但严格过磅制度,而且还配备了掺水自动计量仪,对每一盘混凝土的用料数量、施工程序,配合比等全过程都必须由施工人员和技术负责人书面签字,为每一个单项工程建立起质量档案,始终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上道工序达不到创优标准、档案资料不全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整个工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经过省质检中心和建设单位多次检测,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一些外地施工单位慕名前来取经。
该工程43万挖方为爆破,需要近200吨炸药和3万多发雷管,为了确保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项目部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修建了安全可靠的炸药库,选配两名责任心强的老党员担任管理员,签订责任状,每天24小时执勤,实行人防、技防、犬防相结合,建立了购存放、使用、回收,现场跟踪制度,配备了专职跟踪人员,使整个工作在监控中运作,在当地公安部门和建设单位多次检查中受到高度评价,被评为危爆物品管理先进单位。
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他们把文明施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文明施工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项目部的临时住房采用钢维玻璃组装的四合院,美观大方;大院内国旗、公司旗帜高高飘扬;墙壁上,一幅幅标语格外醒目。在此基础上,他们制作了100多块标志牌,500多面彩旗,在交通要道制作了2幅彩门,精制了20多条标语横幅。组成了以项目书记王佰武为组长的新闻报道领导小组,建了项目部、队、工班三级新闻报道网络,制订了新闻报道奖惩办法。施工中,每天安排水车不停的在工地洒水,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文明用语进行了规范,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开展了施工大干高潮,制作了劳动竞赛流动红旗,定期表彰施工生产中的先进人物,大大的促进了施工生产。今年六月,西汉公司组织对全线上半年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了大检查,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再次获得第一名,检查评比结束,建设单位当场决定:从其他标段砍出近3000万元奖给他们施工。
西汉高速公路尤如一条盘旋在陕西大地的巨龙不断延伸,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这支施工劲旅将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铸就新的辉煌。
唐兴荣 苟小平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