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统计表明,国外的自有住房率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的自有住房率比较低,最低的只有30%多,多数在40至60%之间,超过60%的主要有英国和美国,分别为67%和64%。据英国有关部门的资料,英国1979年的自有住房率为58%。从1980年开始,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了以住房自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房改,通过10年改革,自有住房率提高到67%,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自有住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二大类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自有住房率比较高,多数在80%以上,有的国家超过90%。
发达国家自有住房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济发达和住房供应充分,租房和买房都很容易;二是科学技术发展快,特别是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快,造成人口频繁流动,并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社会机制;三是人们的平均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比较高,加上针对成年人、特别是失业工人掌握新技术的再培训开展的很有效,大多数人有能力和条件去较多地更换工作;四是城市化水平高,安土重迁的农民比重小;五是观念不同。在经济落后、住房紧缺国家里的城市居民,人们的观念是,拥有自有住房是富有和事业有成的标志,因而不少人为拥有自有住房而奋斗终生;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里的城市居民中,80%的高中收入者都有购房能力。但人们选择租房住或买房住,主要不取决于经济能力,而取决于工作流动的需要。流动频繁,使得许多人一生租房住的时间多于买房住的时间。六是占城市居民中20%的低收入者,无购房能力,而是租住廉价租屋。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就出现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平均等每个人一生要换7次工作和换7次住房的情况。广大居民的工作和居住流动性大,就会降低自有住房率。 (沈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