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是近6年来首次全面上扬。有关人士分析指出,粮食供求关系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持续多年的卖粮难将不复存在,粮食产业开始升温。
全国各地粮食不同程度地全面涨价。最近,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分别达到每吨2900和1050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400元和80至120元,涨幅分别为20%和10%左右。黑龙江小麦每吨收购价达到1100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2%左右。吉林玉米价格每吨上涨15元至20元,河北、山东玉米价格每吨上涨50至70元。同时粮食价还带来了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安徽省粮食局局长桂梅生分析说,中国粮食供求关系的拐点将在2004年底或2005年出现。
我国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转变,是近年来粮食生产状况的必然结果。各地普遍强调调整产业结构,粮食生产出现萎缩。据农业部门统计,2002年至2003年度预计全国仅小麦面积就比上年减少7.5%,这是小麦面积连续第6年下降。受此影响,预计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减少4.5%,为1999年以来小麦产量最低年。各地大办开发区乱占耕地,上报数字全国占用良田5400亩,实际情况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从而加据了粮食产量下降。粮食库存下降较快,全国一年减少300亿公斤库存。这些因素导致国内粮食总产量连年下滑,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可能跌破4500亿公斤。仅安徽省今年就比去年减产100亿公斤,减幅为18%,总产量为12年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