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荣·
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承包、优化组合、竞聘上岗、招投标、末位淘汰等这些花样繁多的减员、增效、竞争的办法,着实解决了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中冗员及机构问题,然而这些办法的背后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思考。
就拿“竞聘”来说吧,“竞聘”就是毛遂自荐,就是在众人中客观公正地向大家展示评价自身的才干、才能、优势、施政策略等,以获取领导和大家的信任和认同。争取优越的岗位,本无可非议,可在众多的竞聘前后,竞聘当中呈现出的种种龌龊之事,让人如噎鱼鲠,不吐不快。一是竞聘前中后,上下串动,疏通、打点、拉票,使竞聘走调;二是领导一言堂及组织“内定”,使竞聘只是走过场、走形式;三是竞聘时信誓旦旦,信口雌黄,大话连篇,空许愿,也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年代的翻版,先争得、占得岗位再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难怪群众气愤地说:“竞聘只是聋子的耳朵”。
既然如此,还不如赶快打住,也免得丢人显眼,让群众在背后指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