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刘尊众培训的修脚工大部分是外地人,而西安的下岗职工宁肯闲着,也不愿去干修脚,说来说去,无非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不变,什么事也干不成。在此,我们还是要再一次重复这句话——

观念一变天地阔

2023年10月16日

秦川厂下岗职工刘尊众,干修脚成为再就业明星,事迹被全国各大媒体刊登。有本比较畅销的书《下岗创业当老板》写的就是他。

10月30日,刘尊众第四个“瑞德脚病修治连锁店”在西安劳动路开业。他的14名学员前来祝贺。记者发现,12人是外地人,另2名是当地人,还不是下岗工。

刘尊众是大学生,1998年7月19日下岗回家后,在西安市总工会再就业服务中心学会了修治脚病的技术。2000年9月后,他相继开办了3家分店,还注册了商标。自从他的事迹被全国各媒体报道后,“追星族”接踵而来,电话不停,信件不断。据省总工会下岗职工援助中心介绍:他们专门抽出一个人,负责每天寄给刘尊众的信件,并接听电话。然而本省的下岗职工反映迟钝,询问者寥寥。刘尊众告诉记者,他培训的下岗职工中,80%是外地的,本地人不多,下岗职工就更少。前不久还发生了一件事,一女同志是下岗职工,偷着来此学修脚,其丈夫知道后大发脾气,在电话中说她丢人现眼,如要学修脚,就离婚。这名女下岗工含泪告别了刘尊众。可见,旧的观念已成为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拦路虎。

记者对这天到场的14名学员进行调查发现:12名外地学员有6人是下岗职工,其他的有机关工作人员、大学毕业生、老板、一级厨师及按摩师等,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问他们为何来西安学修脚,郑州的吕吉栓说:“我是搞百货批发的。看了《下岗创业当老板》的书后,就对郑州的市场进行调查,发现修脚是空白。百货竞争激烈,风险大。修脚是技术活,没多大风险,有发展前途。就是我年龄大了,让孩子也学修脚,各建一个修脚连锁店。”

四川省来的冉小华等人,他们原本都有不错的工作,不低的收入,但他们能冲破了许多阻力来干修脚,首先得力于他们的新观念。

据了解,目前刘尊众已培训了300多人从事修脚,绝大多数是外地人,不少人还当了小老板。为什么我省的下岗职工对这项“能当老板”的项目视而不见呢?这多少让刘尊众有些不解。他说:“职业无贵贱,修脚行当不丢人,关键是观念要转变。真希望我省众多的下岗兄弟姐妹能转变观念,把这事当成事业干,准行!”

目前,西安市给下岗职工的低保,每人每月220元。有的下岗职工明说,220元是少了点,但收入稳定,没风险,又不用出力。他们宁肯闲着无事、溜狗、逛街、打麻将或发发牢骚,也不愿下苦自找事干。据他们讲,一找到工作,这220元的低保就没有了。找工作月收入400元左右,每天早出晚归,乘车费、午餐费,一月下来也所剩无几。还不如在家料理家务,清闲自在。

据省劳动厅业内人士透露,到2005年,政府对下岗职工不再发放最低生活保险金。目的是把以前为其“输血”,变为今后的为其“造血”。不劳而获的路,将被政府彻底堵死。

如今,全社会都很关心下岗职工,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好的政策。然而,社会再关心,政府再出什么好政策,下岗职工思想观念还不变,好政策也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用刘尊众的话说:下岗再就业并不难,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只要放下架子,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再就业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现在缺乏的不是再就业岗位,而是观念的更新,记者如此感叹!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1/2003110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1/03/3203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