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媒体披露的沈阳市皇姑区北街大世界娱乐城因“黄”加“赌”而名气不小。该娱乐城可谓屡查不禁,屡打不倒。据一位陪舞小姐说:“这舞厅已被查过多次了,每次都没咋的。”无独有偶,今年“十一”前夕,西安市对地下赌厅予以查封,而没过多久,居然无一例外地重新开张了。(《华商报》2003.10.27)
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俯拾即是,为什么每次有关部门都浩浩荡荡地对黄、赌、毒等不法经营进行查封,可每次都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割,一茬一茬地长?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觉得,关键是板子没有打在屁股上。
《拊掌录》中有个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从前某县太爷上任伊始,某衙役因怕自己日后犯法受罚,便在大堂隔壁厢房放上一包银子,趁四下无人,对新县太爷说:“大人请到隔壁厢房一走,家兄有话面告。”县太爷便踱步到厢房,果见好处多多。孰料衙役某日果真犯了法,须挨四十大板杖刑,于是,衙役急忙哀求道:“看在家兄面上,请大人高抬贵手吧!”县太爷问:“家兄是谁?”衙役答:“隔壁厢房那一位。”县太爷摇头叹曰:“我与家兄乃生死之交,怎能不照顾你?可你既犯了国法,不打几下,徒坏本官前程。这样吧,我只打椅子腿,你趴在地上拼命喊冤就行啦!”
县太爷拿着板子不往衙役屁股上打,而是“打椅子腿”,衙役“趴在地上拼命喊冤”,在外人看来这县太爷秉公执法,这衙役受刑不轻。其实善良的人们哪里知道,挨板子的是椅子腿,犯法的一点也挨不上板子。
作为有关部门,面对违法者,板子不能不打,因为自己就吃这碗饭,可真打了,“隔壁家兄的面子”往哪儿放?于是就拿起板子往“椅子腿”上打,一来维护了“家兄面子”,二来在人前也挣个严肃法纪,公事公办的体面,以壮自我“前程”。说穿了,就是某些部门“权力寻租”所造成的。虽然明里在查封,可暗里却充当非法之徒的“保护伞”。所以“公生明,廉生威”,只要真正为公,对待违法犯罪,把板子打在屁股上,打准打狠,那么有查必能禁,有禁必能止。 (冯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