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7日说,中国民营经济总产值去年达到23305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3%。
孙晓华在世界经济宣言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对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做了乐观展望,认为民营经济正面对更为宽松、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和机遇,制约其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逐渐消失。
孙晓华认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进一步得到消除。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消除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
他说,中国放宽了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也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中国政府表示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到2002年底,中国个体工商户总计2377万家,私营企业243万家,民营企业数量每年增长30%以上。
孙晓华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国民待遇规则和非歧视原则进一步落实的同时,国内市场正逐步规范。民营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快捷的市场准入,发展更加多样的国内投融资渠道,并更深入广泛地与国内外企业展开交流与合作。
“中国正在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这方面,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是扩大就业的有效渠道。”他说。
2002年底,中国城镇就业人员比上一年增加840万人,其中在个体私营企业里找到工作的人有609万。
孙晓华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平等和诚信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规范经营。“我们也希望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讲究信用。因为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府、企业家们共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