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机会成本或曰比较成本之说。并且认为,机会成本越大,其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则越小。例如一个拥有比较理想职业和收入者,就往往不愿轻易“跳槽”,盖一旦“跳”不好,所付出的成本(好工作及不错待遇)太大。缘此我想,机会成本观点亦可用之于企业管理,以维护企业稳定(包括人才队伍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人气旺盛的内部环境。
其实,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来看,就包含着努力壮大中产阶层,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枣核型社会结构,从而确保改革开放拥有一个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思想。同样,企业的改革发展也离不开稳定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怎样使大多数职工尽快增加收入,或者说加大机会成本,使之不愿轻易放弃这份工作,并希望企业稳定发展,可以说是维护企业稳定的根本所在了。何况,对企业领导而言,这也是“办企为民”的根本要求和职责所在。
俗话讲:“小富即安”。从形成企业和社会稳定结构来说,斯论不错。当然,如果说并非主张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从发展角度讲,别说我们尚未“小富”,即便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之后,仍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是。否则,就会在新的发展阶段被市场淘汰掉。就目前而言,为了实现“小富”,民安而企兴,作为企业不仅在分配机制上,要继续荡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思想,且在企业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化上,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加快速度才是。如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亦不妨借鉴机会成本观点,为企业改革发展积极营造一个稳定环境。 (柯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