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柯
据说含鲜血之物都会受其生物钟影响。如是,在人生过程中,每个人或受此“钟”影响,或受不良情绪左右,则难免存在生命低潮,或者说,不在状态。恰似绿茵场上某些球星,皮囊依旧,却找不到感觉,一副魂无所傍聚的梦游相!不过,咱也莫耻笑人家,在生命经历中,恐怕谁都有寂寞难耐心无安顿之时吧。
为了安顿此心,便得找点闲事做做,转移一下心境。比如外出旅游,找朋友闲聊打打麻将等等。我喜欢旅游,却常苦于囊中羞涩;而栖身的小县城又实在太小,能倾心一谈的人几乎没有。至于麻将,却一直不曾摸过。于是乎鄙人除了读书止心慌,就是翻阅旧报,并顺手剪一些资料以安神静心。好在旧报多的是。有自己订的,报社赠的,还有揩公家油的,往往刚刚处理完旧报,不多几日,家里又成了报纸世界,丢得到处都是。但我没有从新报上剪集资料的习惯,主要是不忍心。报纸虽无生命,把生鲜如处子样的新报开“天窗”,甚至肢解,则非但违背“敬惜字纸”的古训,且隐约中总有一种“杀生”的负罪感。剪旧报就不同了,盖这东西可谓老珠泛黄,在人的“喜新厌旧”本能目光里,已无多大价值,且等待它的,不是进入化浆池,便是被用以作包装纸或卷鞭炮,总之在劫难逃了。如是,在处理之前,从中剪取一些可用资料,则不啻是“抢救文化”,行善积德做好事哩。
翻阅处理前的旧报,有点像“遗体告别”虽无那么肃穆庄重的仪式,然心境庶几相近矣。换言之,即多了一种历史回味和理性洗礼。如果说读新报中的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报道,遭遇的往往是逗号,那么,这些逗号在旧报中,则多已变成句号。当然,其句号有画得圆满的,也有画得不圆满的。比如有的地方领导喜欢在媒体上作秀,当地媒体更是围着他转,且往往以头版头条伺候着。但忽然间报上不见了此公消息。某天此公又赫然上了头版头条——只是被画了一个并不光彩的句号,成了受到党纪国法查处对象矣。这种“辉煌与堕落”,抑或某些商界风云人物的荣枯成败,演艺圈层出不穷的炒作“新闻”……一旦尘埃落定,裸露出一个丑陋句号,亦使鄙人剪旧报之余,也“剪”出种种历史和生活慨叹来!
唐人刘希夷有诗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尽管“人不同,”每年的花还是照开不误的。正所谓非花迷人人自迷。面对绚烂世界的诱惑之花,该你采的自不妨采之(不采白不采)。但不该你染指的则千万别伸手,尤其是当你处于鲜花簇拥之中,且似乎所有的花都冲你殷勤微笑时,一旦丧失理智,放纵贪欲,则……正作如是乱想,忽闻楼下有“收旧报”吆喝声,于是把剪完的旧报卖掉,买包好烟,在“过眼烟云”中彻底静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