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亚凌
现在想起来,不怨天不怨地更不怨人,只怨自己经济意识极差身无分文时才想起到银行取钱,更怨我的工资偏偏是七百整!
七张“老人头”一到手,第一个反应就是直奔菜市,——民以食为天,得买菜做饭呀。
菜都称好了,5块8。
“钱是没问题,”那卖菜的摸摸我递过去的“老人头”解释道,“你看,我一天就卖了这点钱,不够找你。你还是先到别处换成零钱吧?”
对面就是一排干菜店,我走了过去。
“师傅,打扰一下,能不能麻烦您给我把一百块钱换成零钱?”我尽可能以极委婉的商量口气问。
“不能!”那店主用眼角瞥了一眼,又看别处了。
第二家,我小心翼翼地问了两遍。“不行!”才扔来这两个字,站主连头也没抬。
咦——,我的牛脾气上来了,挨个问,不信换不开!谁愿意帮我,我立马买他一两样东西,并将那个商店视为我的“专买店”,作为对乐于助人者的答谢!
然而,失望,如浪潮般一阵阵卷来。其中有个店主还提醒了我一下:“买样东西不就花开了?”
是呀,买8毛钱一袋盐就可以变成99块2,可他们为什么就自私地不肯帮忙换成零钞?他们只肯做眼前那些有利可图的事?
我突然想起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
一位老太太,靠在一家商店的门框上避雨。“您坐到这里来,外面有凉气。”小店员搬来了一把椅子。半年后,一辆小汽车将那个小店员接到一座大厦前,——集超市、餐饮、宾馆于一体。他,那个小店员,就变成了这里的主人。老太太是有数亿家产的富人,她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回报了小店员的善良!
不敢想象,如果,如果那位老太太在这里避雨,不买东西只是避雨,会有什么遭遇?
但我相信,冰冷的土壤绝不会绽开温情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