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可“三气”失民心

2023年10月16日

日前,有一位领导同志痛斥了干部队伍中的暮气、浮气和俗气现象。笔者认为,以上“三气”确实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形象,也确实伤害了最为珍贵的民心。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嘴上经常高喊与时俱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作,工作不主动,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紧迫感和效益观淡化,致使工作原地踏步,毫无建树。这些充满暮气的表现既辜负了群众的期望,又背离了党的要求。

此外,有些“公仆”逢会必讲代表群众根本利益,但对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却不上心,更不尽心,面对群众的呼声和难处,却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即使到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或是为了作秀,并不想真正解决问题。特别是在那些问题不少、困难突出、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更是窘态迭出:或装聋作哑,或“退避三舍”,或敷衍塞责。如此“浮气”,又怎能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呢?

还有一些干部在组织面前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讲政治,讲廉洁,讲正气,但其实际作为根本不是如此。比如,在对外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图舒服、要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同志间的真诚和关爱明显减少,而哥们义气、相互利用之风却与日俱盛。只要交往深、关系铁,在一起玩得痛快,就什么事都敢答应,什么事都能办成。至于那些党性、纪律、原则、制度、责任等都在哥们义气的浓浓氛围中和互利双赢的心理驱使下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种“俗气”甚至“邪气”又怎能顺民意、正民风、得民心呢?

上述“三气”伤害民心。有“三气”行为的人应把民心当回事儿,别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各级组织也应该迫使那些“三气”罩身的“公仆”们照照镜子、挖挖根子、丢丢面子甚至挪挪位子。若对此熟视无睹、任其张扬乃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蔓延扩展,那伤害民心最终就会变成失去民心。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失去了民心,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 ■吴文龙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欠薪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1/200311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1/25/3211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