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德从1970年进邮电局当话务员起,到班长,到副局长再到局长,他始终以一颗火红的心,投入事业,拼搏奉献,带领职工开拓创新,为单位和职工谋福利,33年如一日,抒写着壮丽的人生。先后27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景海德当工人时就以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而出名。刚参加工作,他通过勤奋学习成为技术能手,领导便抽他到基层替班,他二话没说,背起被褥就一头扎进工作。山区小道成了他的工作之“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走了三年的山路,全县12个邮电所他驻遍了,距县城最远的邮电所在100里以上,他从未叫苦。
“干事就要干出点名堂”。1985年,因工作出色、技术过硬、关心同志,景海德一级一级、一步一个脚印干到了副局长的岗位。他配合局长开始寻找振兴城固邮电之路。他骑上自行车跑遍秦巴山区和汉江两岸的所有邮电所,集思广益,然后提出调整内部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实行目标管理的改革方案。打破长期存在的“大锅饭”。到1996年全局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0万元大关,一举甩掉了亏损帽子。1988年,景海德被提拔为局长,他大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业务的同时,向邮储、商包、集邮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使邮电经营效益不断刷新。
从1998年邮政、电信分家,景海德面对分家后的“烂摊子”,他以改革、发展、创新为主线,强化市场营销,开辟数据业务、延发宽带网、实行“网吧”入光纤等,到2002年度,电话用户发展到4.4万户,电信收入为205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7500万元。自1998年到2002年,城固电信局的经营效益年均以56.4%的速度增长,一举成为省级“文明单位”,景海德被评为全省电信先进工作者。
“风采如虹贯长空”。景海德以赤诚之心、火热之情,带领职工开拓了城固邮电事业的新天地。而他关心职工甘当职工“贴心人”的故事更让职工牢记在心。他将自己的新房让给一位退休老职工。先后有七八次将上级给他晋升工资的指标让给了别人。12年来上级奖励的奖金2.5万元,他从未领过,全进了局里的帐。
职工有病他去看望,职工家有困难,他倾力帮助。而2000年12月,当他母亲突患脑溢血住院时,他却忙于工作,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直到母亲去逝时,也没见上他一面。
“雁过留声,人走留名”。一心为大家的景海德从局长的位子上下来了,但城固电信局的职工们却永远记着他。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