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河
11月8日午夜,伴随着凤凰卫视三位男主持人窦文涛、梁冬和胡一虎的调侃搞笑声,“中华小姐”在香港翩然出炉,至此,也把2003年选美风推至高潮。
用如火如荼、令人眼花燎乱来比喻时下在神洲大地此起彼伏的选美活动,并不为过。首次落户中国的“世界小姐”选美盛事刚刚在海南三亚落下帷幕;元月到4月20日还在山东济南举办了“环球小姐”中国赛区选拔赛;更为有趣的是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有个国家的总统还能有幸“检阅”身穿大红旗袍的中国佳丽;“世界小姐西安行”要选拔400名小佳丽迎送大佳丽的活动也使三秦大地不少年轻父母心旌摇动,纷纷带着自己的女儿前来报名应选;更吸引人们眼球的还有一条与选美有关的消息:山东省已经正式获得批准,将争办2005年环球小姐世界大赛。届时,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影响的选美赛事将在青岛市举办。有媒体说选美“疯长”,可谓一语中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1994年全国妇联是公开表态反对选美的。但公开反对也罢,下发通知也好,那时的选美活动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在悄悄进行,和如今所不同的是不敢把选美叫选美,而叫“形象大使”、“阳光女孩”、“网络小姐”什么的。直到2001年11月间,首次有位中国姑娘参加了在南非举办的本年度世界小姐大赛,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国内媒体这才借题造势,继而终于打破了沉寂,使选美活动浮出水面,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美,展示美,观赏美,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选美之风过疯、过滥,就不免让人担忧了。
如今的选美,主要是让美女穿着各式服装,在台上走一走,扭一扭,摆一摆,然后由评委们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是让她们唱两嗓子,最后评出一、二、三名和若干单项奖。这看似在选美,实际上是给赞助商的产品打市场。据“圈内”人士私下透露,主办者与赞助的大款和美女们一般都有交情,大款们让谁得奖,谁就肯定能得奖。由次可见,赞助商是把女性的美当商品,借此“芭蕉扇”让其产品过“火焰山”,行销天下,至于产品质量如何,恐怕只有天知道。
如此选美的误导效应也不可小视。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前几年的选美中获奖的佳丽们大都很快嫁给了各种各样的大款,当起了大把大把花钱的阔太太,亲朋好友也纷纷跟着风光无限,没有嫁人的也很快致富发了家。这就易使那些正在努力学习生存技能和生活知识的女孩子错误地认为:“漂亮的脸蛋长大米”,有没有才能是次要的,只要脸蛋美,身材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得到大把大把的钞票,甚至名扬天下。长此以往,社会就会有意去追求外表的虚华。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日从媒体上看到,受愈刮愈烈的选美风的影响,就连一些幼儿园和小学校也已搞起了选“园花”,选“班花”的闹剧。
爱美原来没有错,但凡事都要有个度,过度和失度就会事与愿违。就说这选美吧,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所玷污,人们不但会谈美色变,而且还会敬而远之。再说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的真正目标,当务之急是在奋力追赶世界一流尖端科学技术的同时,下大力气重振民族工业的雄风,把农业搞强,从而使下岗职工再上岗,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要求我们要扑下身子多干实事,就像从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研制和发射工作的英雄那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倘若把选美当经济,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古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那一个国家是靠选美把经济选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