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未来的大城市——城镇集聚群

2023年10月17日

□文/杨朋客

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数量及规模的越来越大。在我国,1953年全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八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总人口约1600万,而到1985年,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增长到二十二个,人口总量已达4700万人。这些大城市,虽然在有些方面如技术、经济、文化有相当优势,然而,也必然出现人口臌胀、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基本设施难以解决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寻求一条能使大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当前城市面临的难题。

规划学们很早就在研究这个问题。英国的E·霍华德提出在全国建立城市的设想,即在全国布满了一组组花园城市,每组花园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六个卫星城组成。P·格迪斯提出城市规划应该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他们这些理论和设想,对西方城市的形成起了不小的作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就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周围形成若干个中小城镇的大城市圈。而另一些国家的大城市,则是由若干个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市集聚区,如联邦德国的莱因——鲁尔区,荷兰的兰斯塔德区等。因此,在城市空间布局向城镇集聚区演化,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镇集聚群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心大城市在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还可带动周围地区城镇和农村的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周围大量的城镇又可截流大部分农村向城市转化的人口,抑制大城市人口的膨胀,改善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从而获得宏观的整体效益。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城镇集聚区的雏形,辽中南,京津塘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都是城镇集聚的地区,它们无论是在宏观或微观上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益。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杭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支柱——华东经济协作网,其中无锡、上海嘉定等市的国民收入在全国已名列前茅。城镇集聚区显然在我国仅形成了一个雏形,显示其旺盛的生命活力,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中外城市的发展,要搞好城镇集聚区,引导大城市向城镇集聚区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体系,从整个国家宏观的经济发展角度,确定对全国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然后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明确各个城市的性质、地位、作用、规模及相互关系;最后从微观上解决城市内部结构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城市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每一个城市和城市群体走向合理化、协调化。

未来的大城市,将不再是单独、孤立的城市,而是由许多城市或以某个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群体,人口将得以控制,住房、交通将不再拥挤不堪,环境将不再恶化,在今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上篇:荧屏广告之诡谲
下篇:一切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2/01/32621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