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工会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并在会上受到了表彰。这是该厂工会去年被陕西省授予“模范职工之家”之后获得的又一最高荣誉。
近年来,采油一厂工会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坚持以创建模范员工之家的思路统揽工会工作,不断探索建家的新路子,按照“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队伍”的指导思想,把提高经济效益、培育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建家的出发点和归缩,使工会工作起到激活细胞、凝聚人心、聚变能量的作用,为推动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积极助推。
实施效益工程,建设“富裕”之家
几年来,采油一厂工会坚持把确保原油生产任务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与保障员工利益作为两个维护的最佳结合点,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作为两个维护的切入点,引导员工积极投身油田生产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建设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广大员工建设一个富裕的家打好物质基础。采油一厂工会连续两年获得“陕西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去年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实施阳光工程,建设“民主”之家
采油一厂工会把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抓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员工的劳动经济民主权利入手,大胆探索实践了以员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多种形式的工作路子,依法保障了员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民主管理进程。采油一厂工会明确指出:“凡是厂里的大事,定期向员工亮底”是厂务公开的原则,公开前,他们要对公开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确保真实性。同时针对厂务公开的事项内容是否全面,公开是否及时,程序是否合理,员工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等定期不定时进行巡查,使厂务公开落到了实处。
实施人心工程,建设“温暖”之家
采油一厂工会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把关心员工、扶贫帮困当作稳定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措施来落实,努力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千方百计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三年来,厂工会累计为基层下拨活动经费82万元,为一线作业区配置图书17000余册,为前线井站购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接收设备420套,配发家庭影院24套,随身听收音机600台,价值36万余元的文体用品。启动了“温馨生日”工程,为员工过生日,实施厂领导与困难家庭员工“结对子”帮扶活动,先后慰问困难员工、遗属、军属、病号、离退休员工、内退员工22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累计达46余万元,使员工真切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实施教育工程,建设“文明”之家
采油一厂工会引导员工树立“采油为业、艰苦为荣、奉献为乐、井站为家”的道德观念,为安塞油田的大发展作出贡献。厂工会积极为加强员工教育寻找阵地和载体依托,使单纯的说教变为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目前,厂里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建立了三大员工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即:油田发展史教育基地——塞一站,艰苦创业传统教育基地——好汉坡,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基地——小军井、陈小军站。通过三个基地的建设,使全厂员工的思想文化教育更趋于系统化、具体化。厂工会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先进典型选树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先进模范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油田生产建设。
实施凝聚工程,建设“多彩”之家
采油一厂受安塞油田所处地理环境的限制,员工队伍高度分散,前线住守单井单站人员多。员工单调的文化活动和贫乏的精神生活逐步成了损耗员工热情、影响队伍稳定的主要矛盾。为此,厂工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把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具有油田特色的员工文化活动新格局。即坚持“三为主”原则、开展“三送”活动,构建“三种文化”阵地。把文化活动的重点放在基层,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充分施展才能,表现自我。
一线作业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先后组建了“黑石油”、“星星河”、“红腰鼓”、“大动脉”、“侯市区”等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排节目,组织“文化上山、演出进站”活动。在2002年和今年厂上产的关键时刻,“黑石油”、“星星河”、“红腰鼓”、“大动脉”、“侯市区”等文艺小分队带着厂党政工团组织对一线员工的亲切关怀,带着对兄弟单位员工的深情厚谊,先后深入井站慰问演出节目百余场次,给上产员工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达到了鼓劲加油,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今年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厂工会还组织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羊年秧歌社火大赛、元宵节焰火晚会、“采油杯”篮球锦标赛、“风景这边独好”摄影展,“为我们的辉煌喝彩”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万余名员工家属和群众驻足观看。从多方面丰富和满足了基层员工的文化生活,为原油上产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石油报特约记者 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