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铁分局地处秦巴腹地,2万余名职工维护着近千公里铁道线的安全畅通,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今年11月,安康铁路分局党委从建局20多年来涌现出的劳模中,评选出5位代表组成劳模事迹报告团,拟再次兴起一种恪尽职守学劳模、立足山区保安全氛围。围绕这一活动,分局党委宣传部人员深入采访,撰写宣讲材料,从不同角度挖掘、提炼劳模的先进行为和精神内涵。
面对已经过反复修改的讲稿,全国劳模蔡富平提出要改稿,他讲道:“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平时干工作,只想着解决问题,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再说了,那10多项科研成果、专利,是大家伙儿一起干的,现在要宣传我个人,怎么行呢?!”
蔡劳模朴实的话语和不事宣扬的态度,引起了分局宣传部人员的高度重视。
历年来,在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中,内容、方式多有相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宣传劳模的一般“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在各个行业、系统发挥着积极地宣传导向作用。然而,面对当前人们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何使劳模宣传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分局宣传部人员经过探讨,形成了共识:在宣扬劳模中,应防止三种倾向,一是人为拔高劳模事迹,使劳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二是只重视劳模个人宣传,而忽视劳模生存的集体大环境;三是追求“高大全”,失去劳模的真实可信。基于此,宣传部人员充分尊重劳模们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讲稿:既体现出劳模的先进性,真实宣传他们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更体现出劳模的社会性,再现他们在面对工作、家庭等各种矛盾时的思想活动。最后,由劳模们把关审定宣讲材料。
经过三番五次修改后,11月10日,第一场报告会在分局管内万源站区开讲。一位职工进会场前,极不情愿地嘀咕道,工作时间听什么报告,电视里比他们讲得好得多。但是,在报告过程中,记者的摄像镜头却捕捉到了这名职工埋头疾书的情形。事后他专门找到蔡富平说:“你们研发的收轨机收了5万吨钢轨,还在京广线上使用,填补了一项国家空白,你和你的伙计们真了不起!”听到这话,蔡劳模咧开嘴嘿嘿笑了。
报告团成员之一——陕西省劳模、安康机务段司机长姚荣俊安全行车75万公里,防止各类事故632件,防止路外伤亡事故达1000余起。他在报告中讲道:“这些业绩是我用辛酸的泪水换来的。几年前,我对父亲说,有时间了,一定带他到条件好的医院治病。但我却在值乘中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我也是人,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怎么会不爱父母?!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请最好的医生为父亲治病……”
听取报告的2000余名职工被深深震撼了,不由潸潸泪下,纷纷反映:“劳模们的宣讲朴实无华,事迹真实可信”“劳模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模样,只要我们努力,也可以做得象劳模一样好。”
目前,安铁分局正应职工请求,把劳模的事迹材料编印成书,作为政治学习资料发到班组,全分局已兴起了一股“向劳模学什么、自己差什么、今后补什么”的热潮。
■杨修昌 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