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启动,请大家扶好坐好,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
去宝鸡出差常坐2路公交车的乘客,经常会遇到一位女乘务员主动搀扶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乘客上车,礼貌地提醒人们给他们让座,并不厌其烦地宣传早、末班车和延点车的运行时间、月票发售时间等等。尽管许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蔼可亲的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宝鸡市一位小学教师在表扬信中说:我和我的学生每天去学校等车的时候,当看见她的车,孩子们便兴奋得叫:“老师快看,‘好’阿姨的车来了!”每次“好”阿姨在前门,孩子们就从前门上车;她在后门,孩子们就从后门上车。孩子们是那么喜欢她,连她的工号都记住了,悄悄对我说:“老师,‘好’阿姨是2250号。”下车时,孩子们总是依依不舍地和“好”阿姨再见。像这样的表扬信及留言感谢她和公司就收到过100多次。也许有人想知道她的名字,她就是省劳动模范、宝鸡市公交公司乘务员——施前。
公共汽车车厢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什么样的事情都会遇到。一次,一位老太太抱着生病的孙子去市中心医院看病,上车后,孩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施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动员沿途乘客快速下车,尽量缩短运行时间。到站后,施前向乘客作了简短解释,抱起孩子直奔中心医院急诊室,挂上号了才急忙离开。还有一次,两个小青年在车上发生争吵,继而厮打起来。施前上前劝解,有乘客一把拉住她,劝她别管闲事。可她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两个青年的中间,用身体隔开了他们,使两人冷静下来。
一句体贴的话、一个关心爱护的举动,都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乘客,不少人专等着坐她的车。她总是竭力为乘客营造一个文明舒适的乘车环境,把车厢打扫得干干净净,反复向大家宣传维护车内卫生。乘客为她的诚意所感染,抽烟的人急忙把烟灭掉,吃东西的自觉把食物装进兜里。上班高峰期难免发生碰撞争吵,她总是劝导大家互相谅解,有时一句亲切体贴的话语就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多年如一日,她一直坚持“三勤”、“四报”、“五照顾”和站立微笑服务,用自己的辛劳换取了乘客的满意。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