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铭·
前不久,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与50名百姓代表相聚一堂,参加电视台举办的“书记百姓话小康”论坛,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共话家常。原定90分钟的节目因为代表的踊跃提问延长了3个小时。百姓代表原以为“那么大的领导”,肯定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甚至是颐指气使,讲的也准是些官话和大道理。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白书记讲到群众的困难时居然那么动情,回答问题也是那么诚恳坦率、和蔼可亲且幽默风趣。其中一位代表感慨地说:“原来省委书记也是这么的有人情味!”
人情味,是情系百姓,心忧天下;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是党性、良心、同情心的真情流露。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之所以深受群众的爱戴与拥护,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保持着对群众不变的情怀,他不但有浓郁的人情味,而且始终是群众的“好朋友”、“好兄长”。
人情味,如春风、雨露、阳光,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百姓最喜欢、最称赞、最渴望。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中,有些人居庙堂之高,不忧其民,不亲百姓。职务越高,谱儿越大,离群众越远,人情味越少。他们深居简出,百姓很难见到其“真容”。明明是走下轿车、走出大院就能直接了解到的情况,却非要层层听取汇报不可,这样没有人情味的领导,谁还敢与他亲近呢?
人情味,亦是一种思想境界。领导干部有没有人情味,看似“小事”,实则小事不小,它包含着“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道理,这是需要我们常常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