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仅仅只有10余名民工的小建筑队到拥有一支逾200名能工巧匠的建筑公司;由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包工头到一跃而成为闻名遐迩、拥有固定资产上百万元的企业主。他,就是正值人生壮年的蒲城县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增印。
百忙之中的张增印经理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的朴实与热情使我们的采访显得颇为率性和热烈,窗外的寒冷也早已烟消云散。距蒲城县城东约20公里的东陈镇,作为该公司的所在地,虽地处大小村庄的包围中,但也不失农村小城镇的繁华与喧嚣。谈及早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日日夜夜,这位不善言谈的关中汉子一点一滴地向记者叙说起了当初创业的艰辛。
盖房是农民一辈子的大事,在施工中,张增印视质量如生命,他时常告诫手下的匠工们:“我们干瓦工的,不能光图活路进展快,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让户主满意。”他对我们说:“一个企业的诚而有信与高标准的工程质量又是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走得远的最基本的基石。”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从基地开挖到封顶,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好质量关,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坚决反工。张增印正是秉奉着如此诚信的施工理念,15年来,他的品质也渐渐名声雀起。他们先后承接大小工程百余处。不仅杜决了大的工伤事故,而且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品和优良品。从1990年代开始,有一股子牛脾气的张增印,面对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和国家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他又一次“不安分”起来。他四处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很快,一个由200余名职工组成的“蒲城县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功。十余年来,先后在铜川、蒲城、澄城、韩城、华阴等7个县市、20多个单位和84850部队都留下了他和他的公司不懈打拼的奋斗足迹……
而1997年4月,西北电建四公司主动提出与他们开展联营业务,更使张增印如虎添翼驰骋于三秦建筑市场,企业经济效益连年稳步增长,近三年就创利税达900余万元之巨。“安全施工,铸造精品”——这是84850部队首长特意为该公司所颁发的锦旗,以示感谢和嘉勉在此1999—2001年期间,该公司承建的华阴县“110”变电站工程经西北电建工程公司验收,工程质量达标,还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这些年来,张增印是富裕了起来,但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先后拿出60余万元帮助本村群众搞增收,分别用于购买农用机械,修建房舍和发展养殖业等。并安排其中40多户剩余劳动力到自己公司干活。1998年2月,自己一次性拿出2万余元,帮助朱常民这个时年三十出头的光棍汗盖了新房并穿针引线,帮其成了家。东尧村70多户村民,已拥有5台推土机和30余量四轮车。80%以上的农产普遍修复或盖了新房,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是他帮大伙脱贫致了富。”、“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一句句夸赞之言,让记者对这位创业者又多了一份深入的了解。
……
我们坚信:张增印和他的建筑公司定然会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一路引颈高歌,长袖善舞,去收获明天更为辉煌的丰碑,声名远播于三秦大地!
(苏金山 李维新 张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