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国初步形成市场化人才配置格局

2023年10月17日

据新华社电 “我们现在主要是靠招聘会和上网找工作。”2004年即将毕业的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生魏绍海说。在我国,传统的干部统包统配和单纯行政调配的人才资源配置管理方式已被打破,数千万人不等靠政府给“饭碗”,而是向“市场”要

“工作”,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格局在我国已初步形成。

记者从人事部了解到,自从我国于1983年在沈阳成立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来,目前全国已有28家国家级的人才市场,约4000多个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中既有政府所属人才交流中介机构,更有形形色色的民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另外,全国各级人才中介机构还设立了1100多个人才网站,建立了2万多个人才信息计算机数据库,网站年访问量达到数亿人次。

据统计,从1996年至2002年,通过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流动的人才累计达到2200多万人,仅2002年成功实现流动的人才就达484万人。目前,全国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405万流动人才提供了保管档案等代理服务,为19.9万个单位实行了人事代理服务,每年为近百万人进行培训。

“市场化人才配置格局为人尽其才进一步创造了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人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规范人才市场发展,加强宏观管理,人事部先后出台了《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等管理规章。

上篇:蛙式干部
下篇:陕西“关山”状告内蒙古“伊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12/2003121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12/16/3268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