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松
为纪念杨虎城将军110周年华诞和西安事变67周年而作
1926年初,广州国民革命军积极准备北伐。湘、鄂两省的北洋军将是北伐军攻打的首要目标。当时控制湘、鄂、豫、陕等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处境堪忧。因为在北方和西北方,也就是豫陕两省尚有一支使他不敢掉以轻心的国民军。
何为国民军?1924年10月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联合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和第十五混成旅长孙岳共同发动“北京政变”。一举推翻了曹锟的直系政府,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参加政变的部队共同组成国民军。
吴佩孚想把陕甘作为后方基地,再全力对付北伐军。于是在武汉树起所谓“讨贼联军”大旗,自称“总司令”,随即任命刘镇华为“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刘立即重整旧部,四处招降纳叛、收编团队土匪,积极发展势力,并采取偷袭方式在函谷关设伏,歼灭国民二军大部,之后进逼潼关。
尽管潼关守军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加之驻守大荔、合阳的陕军叛变投敌,进行挟击,潼关很快失守。
潼关陷落和国民二军在函谷关惨败的消息传到西安,古城人民顿有唇亡齿寒之感。不仅老百姓惶恐不安,就是上层也一筹莫展。社会上谣传四起,街道上关门闭户一片萧条。
陕西军务帮办李虎臣刚从函谷关逃回西安惊魂未定。对眼前的紧张局势不知所措。国民二军第十二混成旅旅长卫定一急匆匆来找李帮办商谈守城事宜,卫定一主张坚守反对撤退,联合在三原驻守的第三师杨虎城部坚守西安。李帮办感到过去对国民三军第三师的团结工作做得太差,有些事对不住杨虎城,现在去请人家来守城恐难应允。但卫定一认为杨虎城的政治眼光远大,不计前嫌,国民二、三军可以团结合作共同御敌。
很快在三原杨军师部召开了国民二、三军在陕各部将领会议。会议决定:在政治上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政府;在军事上国民二、三军精诚团结坚守西安,保卫关中。
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刘镇华根据获悉的最新情报向他的先头部队发布命令:“据可靠消息,西安城内守军今夜要向西逃跑,你部乘黑夜迅速向西安进攻。当敌人离开坚城后猛烈追击,务必将敌人消灭在三桥、河南街一带地区。”
战斗并非象刘镇华预料的那样顺利。当他的先头部队进至浐、灞地区就遭到陕军节节抵抗。战斗到天明后才攻下东十里铺以北的光台庙和以南的高桥一带及韩森寨地区。翌日上午韩森寨地区的战斗异常激烈,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拼搏厮杀,韩森寨被“红头军”占领。使刘镇华震惊的是杨虎城的红头军好象从天而降。镇嵩军内似炸开了油锅,刘镇华也如梦方醒,又气又恨,后悔莫及。
当刘镇华的进城美梦破灭后,他立即把他率领的10个师5个旅,总计10余万兵力密密麻麻部署在西安四周距城约10里至几十里的范围内。将西安城里三层外三层包围得水泄不通,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顿时,炮声隆隆,杀声阵阵,敌人向西安守军发起了全面进攻。长达八个月的西安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鉴于西安城高池深仰攻不易。刘镇华妄想通过地道爆破破城。调来工兵数百,挖地道一里多长,用几口棺材装满炸药,再装入数枚木柄炸弹。将导火索凿孔引出,通过地道放置城墙下的地道内。五月底的一天晚上11时许,忽闻轰隆隆几声巨响,震耳欲聋,烟尘蔽空。接着,大批敌军向城墙下冲锋,然而,只炸塌了关墙顶端一小部。关墙主体依旧巍然不动。城上守军居高临下用机枪、冲锋枪向城下敌人扫射,加上长短枪、手榴弹,弹如雨下,进攻的敌人一遍一遍倒下,尸体累累。伤亡惨重,只得退去。但是,刘镇华并不死心,变本加厉地从多处挖掘地道。坚守东城、北城的杨军更加强了侦听防范工作,将敌人挖掘的多处地道全部摧毁。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