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海舟
现代社会商机处处,坑蒙诈骗也无处不在,以“文字游戏”蒙人尤其可恶。本文对当今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蒙人“文字游戏”予以披露剖析,旨在帮助广大消费者“识破庐山真面目”,以免上当受骗。
一、买一赠一 一般的顾客(尤其是中年妇女)对花一分钱买两份货这样的美事大不会轻易放过,因而极易被商家蒙骗。某商场长年经营不景气,遂打出“买一赠一”的牌子,顾客果然趋之若鹜。只等交了钱领了货才知道买的是标价60多元的化妆品,赠的却是一块仅值四元多钱的香皂。再到别的商场一看,同样的化妆品标价不足50元。可明知上当,却无奈商家有言在先:“奉赠买卖,概不退货”,顾客上当受蒙还要承担“白拿”的名声,令人哭笑不得。
二、以旧换新 近两年,街头手表“以旧换新”颇为疯行。乍一听,似乎是“天上掉馅饼”,可内行人却不难发现顾客送出的旧表在商家眼中不值分文,近乎白送,而换回的所谓“新表”只不过是商者用回收的旧表零件组装而成,套以新壳,其实根本不新。最近一段时间,以旧换新的花招已蔓延至彩电、冰箱、自行车、洗衣机等多种行业。
三、十点利 前几年,“十点利”在中国商界颇“风光”了好一阵。我们没有充足的证据否定商家最初的诚意,然而,“十点利”疯行以后的后期变种却让我们领略了商家的“高招”;所谓“十点利”,并非利润是进价的10%,而是零售价的10%,商家纯赚远非10%。
四、拆迁甩卖,清仓削价 徜徉街头,“滴血甩卖”“削价销售”的牌子无处不在,细看其原因不外乎“门面租期已到”、“铺面临拆迁”之类,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幌子,是商家骗人的噱头。
五、优惠20元 钟某出差外地,在街面打的。问好路,谈价钱,司机倒也爽快:“看你象个爽快人,咱给你优惠20元!”人家如此爽快,你能好意思“小家子气”?!钟某没再多问,坦然上车。车到目的地,司机对钟某说:“的价220元,给你优惠20元,你就给200元吧!“钟某刚想辩解,可一看车后坐着两个流气十足的青年,只好自认倒霉,硬着头皮付了200块钱的“学费”。
六、每人30块 退休老师郑某趁体力尚好外出游山。行至半山腰,体力渐不支。因不甘半途而废,遂改坐“滑竿”。抬竿人明码标价:“乘坐滑竿,每人30人”,郑老觉得并不太贵,便欣然搭坐。中途,“路遇”另两个青年换抬,听说是熟人。郑老并未介意。及至山顶,4人要郑老付款120元,理由是:每人30元,4人抬竿应该120元。郑老一听几乎晕倒。他万万没料到自己教了30多年的中学语文,退休后竟被几个毛头开了个国际玩笑!
七、巨奖酬宾 某知名饮料为了促销打出“巨奖酬宾”广告,宣称集齐印有“祝、君、中、奖”四字的瓶盖可获奖8万元。某公为了中奖,两个月内发动全家猛喝该饮料近二十箱,集了“祝中奖”瓶盖若干,却唯缺“君”字。因不甘功亏一篑,遂又投资近千元,却仍一无所获。后来看了报纸披露文章,方知厂家根本就没印“君”!无独有偶,国内传媒最近披露某些知名产品的有奖销售活动早已结束,可印有兑奖标志的产品却依旧在市面出售,毫无疑问,消费者被蒙,商家在“逗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