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刘学文
贵州省平塘县桃坡村浪马寨,有一块巨石从石壁上坠落而下后分为两半,相距可容两人,两石各长七米有余,高近三米,重一百余吨。过去由于两石间长期堆秸秆树枝,石旁又有两株大树遮掩,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2002年春天,当地举办摄影活动,村支部书记王国富在清扫此地时无意中发现巨石裂面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五个横排大字,字体匀称方整,每字近一尺见方,笔划直挺,突起于石面,如人工浮雕。这一发现,令王国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于是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前来观奇探秘的社会各界人士和省内外游客趋之若鹜,昔日偏僻的掌布乡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人们对巨石上凸现的“中国共产党”五个字的来历、成因、真伪等意见分歧,莫衷一是。
为了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正视听,应平塘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邀请,以全国协政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李凤麟等15人组成的考察团于12月5日至8日深入贵州平塘掌布河峡谷对奇石进行实地勘探考察,终于揭开了这一地质之谜。12月7日,李廷栋、刘宝珺等权威专家正式向社会公布考察意见。他们认为:该地质奇观位于中二叠统栖霞组深灰色岩中(距今约2.7亿年左右)。岩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及生物碎屑呈似层状分布,经溶蚀及差异风化作用,使生物碎屑突出于石灰岩上。巨石坠落后,在其南、北地两石同一层位的石壁上,均可见由突出的化石及生物碎屑组成的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包括像‘中国共产党’几字在内,从不同角度观察,均可有多种意会。这些现象虽然是极其罕见的小概率事件,但均可从地质科学特别是沉积地质学上得到解释和说明。掌布河谷巨石坠落处,系一个偏远的山间溪谷,居民极少,经考察,巨石图案上至今未发现人工雕凿及其他人为加工痕迹。
考察团的权威地质专家认为:这一象形图案由钙质海绵为主的化石无序排列浑然天成,字距大小均匀,且能连成一政治术语,其存在概率约为一百亿万分之一,极其罕见,堪称世界地质奇观。希望当地政府尽快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以免遭到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