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经过几年拼杀,我国洗涤用品市场在“价格大战”用到极致、整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之后,各品牌生产厂家开始了比拼环保、比拼洗涤效果的“技术大战”。业内专家说,这种现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洗涤用品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
洗涤用品,这种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已伴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悄然形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计石祥介绍,目前发达国家的洗涤用品人均消费量已超过18千克,而我国只有2.5千克;仅按世界平均消费水平计算,我国每年的洗涤用品消费量就应在2000多万吨左右,可形成上千亿元的市场需求。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一场激烈的竞争在洗涤用品、特别是洗衣粉市场上展开。国产品牌雕牌、奇强和立白迅速崛起,在全国年需200多万吨的洗衣粉市场上,占据了优势。但是,面对国外品牌的进入,国内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大多采用了“价格战术”,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有些品牌的洗衣粉每千克只有六七元,已无利润可言,企业无力投资于技术开发。
在整个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不少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开始以技术提升产品价值,拓展利润空间。无磷、不烧手、特效、强效、速效等诸多洗涤新概念伴随着新产品诞生。最近,联合利华公司又推出了明确承诺可在15分钟内去除血渍、果汁、油渍等99种顽渍污渍的“奥妙99全自动”洗衣粉。这种产品是联合利华公司投入几千万元为我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它的去污范围基本涵盖了我国百姓常见的污渍。
有调查表明,随着我国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洗涤用品消费在百姓日常开支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也在下降,而更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业内专家认为,洗涤产品行业的“竞争转型”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变化,2004年应是洗涤用品市场的“技术大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