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卖了8只羊,16头猪,毛收入1万多元,要在去年这个时候,我连做梦也不敢想一年会挣这么多的钱,现今吃饭不用愁了,三个女儿的学费也不用愁了,这好日子离我是越来越近了,所有这一切多亏了上官宏书记和县总工会的领导,要不然我这日子可真——”陈敦才一边带领记者参观羊圈、猪圈,一边高兴地说。
今年49岁的陈敦才是商南县机电设备厂职工。他家住农村,妻子务农,三个孩子正在上学,其学费一年就1万多元。厂子不景气日子就更艰难了。这时,县总工会给他找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名叫上官宏,是商南县县委副书记。去年初,刚刚到任的上官宏书记在得知“朋友”情况后没几天,就驱车走了30多里的山路来到了陈敦才家。经过一番的交谈,上官宏书记为陈敦才制定了走畜牧业脱贫的计划,还为他向银行贷了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此后,上官宏书记又两次来到了陈敦才家,并带来了县畜牧局的专家为其规划畜舍的建设,并免费提供了种羊。在陈敦才饲养的猪羊多起来后,上官宏书记又来到了陈敦才的家。商量今后的发展计划,询问陈敦才还有什么困难。当听陈敦才说他:“准备将圈舍扩大,再买一只种羊,可资金上还是有一些困难”时,上官宏书记当即让在场的畜牧局领导为其解决这些困难。
“没有上官宏书记,哪有我的今天,我真心地感谢我的这位朋友。”采访末了,陈敦才又一次对记者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章琦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