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春节城市居民会花多少钱

2023年12月19日

春节将至,中国社会调查所做了一次关于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的调查,城市居民春节花费多在1500元——3000元,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送礼占春节消费的比例是94%,仍居首位;礼品中保健品被选择的机会最高,是27.4%;选择旅游及教育充电的人数上升,文化娱乐消费比例高于吃穿。

此次调查范围:全国10个城市,每个城市成功样本200个。统计出的被访者资料如下:

性别比例:男性:51%;女性49%

年龄比例:19岁以下:3%;19—25岁:17%;26—35岁:35%;36—45岁:25%;46—55岁:15%;55岁以上:5%

学历比例:小学及以下:2.3%;初中:6.9%;高中:20.3%;大专:47.1%;大本:19.4%;本科以上:4%

经过了SARS肆虐的2003年,2004年春节城市居民会如何度过呢?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是否会有新的变化?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武汉、长沙、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十个城市进行了调查,以电话调查和问卷的形式随机访问了2000位城市居民。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春节的关注度高于其他节日,

今年春节,城市居民的花费大多会控制在1500—3000元这个档次,与往年相比,高花费(3000元以上)略有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近一半的被访者表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平时的物质生活比较充裕,过节和日常生活在物质供应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的人们,不用像过去一样在“年根儿”时疯狂购物,平时的积累和市场的丰富,使许多东西都不用在过年时集中购买,因此就会节省许多费用;另一部分被访者表示,过去会出现“高消费”是因为当时人们手里有钱了,因此在消费时就有一些盲目性,他们认为日子富裕了,多花钱买东西无所谓,哪怕是一些没用的东西都要买回来,再加之,那几年的市场物价也比现在略微偏高一些,所以就导致了消费的偏高。而随着城市居民心理的成熟,他们在消费时更趋于理性化。

春节花费主要会应用在哪些方面?(复选)排在首位的便是送礼(94%);其次需要“破费”的名目依次为:压岁钱(85%);文化娱乐(77%);旅游(63%);日用品的购置(57%);购置衣服(53%);其他开支(44%)。从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家庭在过节时对个人文化娱乐的投入比对衣着、吃喝上的投入要高一些,SSIC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节日期间,送礼和压岁钱仍会是一项比较大的开支。

许多公众也改变了以往的一些观念,把送“健康”放在了首位,在调查中发现,保健品(27.4%)是城市居民首选的送礼佳品,其次,酒(19%);各式礼盒(17.5%);水果(11%);鲜花(6.9%);图书(5.4%);健身卡(1.7%);保险(0.8%)等等各种礼品,其余10.3%为其他礼品的百分比,在此不一一列举都让人觉得非常有创意和新意。

大家选择的礼品一般都是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选择这样的礼品,一来大家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档次也能够拿的出手;二来,在质量上也可以放心。当然,在价位上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定,一般会是“量力而行”,重要的是一份情谊,而不在礼物是否贵重。

调查显示:今年春节,大多数被访者还是会选择与家人在一起度过,46.5%的被访者选择回家,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走亲访友,这是他们一年来最盼望的事;35%的被访者表示会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外出旅游;5.7%的被访者表示可能会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在外地度过;5.6%的被访者表示可能会选择利用假期充一下电,学习学习;7.2%的被访者还没有制定好过春节的计划。今年春节,要说与往年的变化,体现在要充电、学习的人数略有上升。

春节时,你在哪些方面会有担忧?近七成的被访者表示,现在国泰民安,生活有保障,安全有保障,基本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尤其在过年时;11%的被访者表示,由于他们在春节时有出行的打算,因此他们对交通问题,出行的安全问题,出行后的居住问题,所到地是否旅游者非常多等这些事有一些担忧;17%的被访者对过节时的一些突发现象比较担心,比如交通安全、放炮时的安全问题、饮食、饮酒过度、休息不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4%的被访者担心SARS复发;3%的被访者表示还没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李欣玉)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1/22/3443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