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下岗职工再就业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有岗缺人、有人缺岗”(即高技能岗位招不上人,低技能岗位拥满人)现象不容忽视,尤其处于弱势群体的“4050”(即下岗职工中女满40岁男满50岁)人员转变择业观更是当务之急。这是西安市总工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秋香接受采访时,谈论最集中的话题。
张秋香说,目前社会上技能型岗位缺人已是不争的事实,高级钳工、机加工、电工、焊工、铆工、财会、行政管理、IT人员等炙手可热,而非技能型岗位却人满为患,如清洁工、普工、守夜值班、配送工等。西安市现有下岗失业人员9万多名,其中大部分属于“4050”人员。仅以2003年8月举行的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供需见面洽谈会为例,与会人员达2.5万人,120家招聘单位提供了3600个不同岗位,其中有1300名下岗失业人员现场签定了用工协议;1100人达成了用工意向,却仍有1200多个岗位虚位以待,“有岗缺人、有人缺岗”现象显得十分突出。
张秋香认为,目前的再就业政策、年龄、薪水、技能和观念,仍是制约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障碍。据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只要在当年新招一定数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就可以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是西安市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制定的十大优惠政策之一,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下岗职工对目前政府的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知之甚少,使政府的好政策没有真正“落地”。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仍抱着“就业靠国家、吃饭靠企业”的旧观念,高技能干不了,低工资不愿干,离家远瞧不上,不体面就跳槽……有的甚至说,与其挣得少,还不如吃失业保险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再就业观念,比提高技术技能和提供再就业岗位更重要。
曾在国外有打工经历的张秋香感慨地说,爱岗敬业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求职者成功的根本。目前,下岗职工普遍存在“四难”,即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在求职时挑挑拣拣,朝三暮四,图享受怕出力的状况却屡见不鲜。其实,只要放下包袱,扫除思想障碍,珍视现有岗位,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难”,其它难事就会迎刃而解。
(桂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