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财政资金管理为何漏洞百出

2023年12月19日

据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2003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13万多个单位,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

让我们简要地分析一下以上一组数据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缘由吧!“上缴财政148.2亿元”,意思是单位把本该上缴财政的资金(收入)截留了,说明单位依然设有“小金库”;“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意思是单位打了“假报告”,梦想骗取财政资金(补贴),说明财政资金依旧存在分配不公,“会哭的孩子多吃奶”;“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意思是单位将财政资金变相挪用了,说明财政监督失控。

找出了“病”和“因”,只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对付“小金库”,我们已有多年的经验,时下,除了大力做好财政法制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外,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全面取消辖区内单位帐户,集中管理所有单位的财务。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强化会计的监督和核算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更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让“小金库”无处藏身。

对付打“假报告”、“会哭的孩子”,我们首先要端正态度,核实情况,切不可动了“恻隐之心”,去违背公众的意愿拨“人情款”、“关系款”,更不得再次闹出“去世的人”和“坐牢的人”还在拿财政补贴的笑话;其次要严格管理和审查建设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决算,坚决杜绝“影子工程”,谨防“空手套白狼”。

对付“变相挪用”,那就是要我们从强化财政监督入手了。特别是要对财政资金拨付进行跟踪监控。应抓住“流动”这根主线,财政资金流动到什么环节,财政监督就跟踪监控到哪里。即紧紧抓住财政资金这个龙头,积极开展事中跟踪监控,确保财政资金在拨付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当然,还有一个共用的“药引子”,那就是——严法重典!这些年,财经领域的各种违法、违纪的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当前,手段隐蔽,金额触目惊心,性质十分恶劣,影响特别巨大,这与目前对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处罚不力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建议,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必须严法重典,对待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的行为和个人严惩不贷,要依法追究其行政、经济和刑事责任。 (人民)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最高罚万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2/2004020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2/04/3445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