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世界“火花”第一人

2023年12月19日

(上接一版)

1976年,王安城结了婚,婚后的王安城在日常的家务中,常常与火柴打交道。火柴盒上的贴画即火花吸引了他,当时家里用得最多的火柴是出自长沙火柴厂(属于监狱企业)的。上面的贴画要么是一个齿轮,要么是几颗稻穗,有的甚至只有湖南两个字。拿着小小的火柴盒端详,太简单粗糙的构图令王安城觉得有些可惜,虽是方寸之地,也该体现艺术的美,火花能不能设计得美一些呢?当时他并不知道火花是可以收藏的,而且位列世界平面收藏四大家族之一(另三项为:邮票、钱币和烟标盒),火花与邮票并称为收藏界的姊妹花。

长沙火柴厂距王安城工作的单位不远,他打听到的情况是,当时的长沙火柴厂没有火花专门设计人员,火花的设计都是厂外的人提供的。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决定去试一试。

1979年底,王安城拿着自己的简历和发表的作品,找到了时任火柴厂党支部副书记的高英明,表述了自己想调进厂里专攻火花设计的想法。王安城的作品和他的一腔热情打动了高英明,经高英明的举荐,火柴厂破格调入非美术专业毕业的王安城,担任厂科研室装潢设计员,专事火花的设计。

日均一幅设计火花上万件

进入长沙火柴厂后,王安城设计的第一套火花,是用钢笔将南岳衡山的四大景观描绘出来。这套共四幅的火花投入生产后,让行家眼睛为之一亮,也令长沙火柴厂的火柴令人耳目一新,销路大开。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处女作开创了先河,即在中国第一个用钢笔表现风光火花画。这套极有创新意识的火花后来成为许多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珍品。

在方寸之地挥洒,他感受到的是火花世界的美丽和奇特,对于在大幅板报和墙上画宣传画的王安城来说,他在不经意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一般来说,美术创作可以纵情挥洒,而火花设计只能在方寸之间精心构图,细致勾画。于是,他广泛涉猎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等各方面的书籍,从中汲取创作营养,开阔视野,激发创作灵感。学习和思考使勤奋的王安城频频出新。1984年,他在进行一段时期的风光画创作后,开始了新的思索。

在这方寸之地,如果只是限于山水花鸟虫鱼的创作,不但内容单调,而且因为火柴是日用品,火花用纸不高档,因此,印出来的效果达不到设计上的美感,表现不太理想。平常在生活中酷爱漫画的王安城,决定将漫画引入这一方寸之地。他认为这一做法至少有两个好处:漫画廖廖数笔印制效果好,漫画诙谐、风趣又有看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漫画引入火花的人。1984年,他设计的第一套名为“刺玫瑰”的漫画火花(单色)系列,在全国首届火花评比中一举夺魁。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为其题词:“利用火柴作漫画宣传,在中国是一种创举,深堪祝贺。”受到行家的推介,王安城一发不可收,为了让漫画火花能有更长的生命力,他开始创新选材,把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给人以愉悦。在漫画的创作中,他特别注重名人的人物肖像创作,而人物肖像要画得形像兼备,需要接触所画人物,只有察其言,观其色,更多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画出更有个性的精妙之笔。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王安城开始四处拜访名家名人,廖冰兄、李谷一、侯宝林、秦怡、程之、程十发、斯琴高娃、赵本山、赵忠祥等一大批名人名家为他的艺术追求所感动,不仅与他进行探讨,给他题字,还主动与他合影留念。

名人名家的支持,更加使他看重在方寸之地上的才情挥洒。1986年,王安城再次推出5张一套的特殊火花,这套火花的特殊就在于无论倒顺看都描绘的是人物像,只是形态不同而已。比如有一张火花,顺着看是一个严肃的英国人,而倒着看则成了一个滑稽的美国人。这套5张共10个脸谱的火花,画藏机巧,妙趣横生,它因此成为全国首例倒顺火花。几十年间成为收藏者追逐的极品……

《北京青年报》曾经刊载过一位收藏爱好者的文章,令王安城备感欣慰。文章称这位收藏者在逛街时看到一套由王安城设计的漫画火花,这套火花是王安城的倾心之作,为了得到这套火花,他竟从家中拿出邮品的珍稀之物猴票来交换,得到这套火花后,他如获至宝。

收藏界和业内行家对王安城的看好,使王安城创作更加勤奋,他以每日一张的速度创作,目前,他已创作火花上万张。王安城设计的火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花鸟虫鱼、山川人物,人文历史等一一入画,他设计的上万枚火花被人誉为一部“微型百科全书。”

王安城出手不凡的火花设计也频频在全国获奖,且其创作数量多,1996年就以创作7000枚火花的成绩打破了上海大世界的吉尼斯纪录,如今他早已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这个非美术装潢专业毕业的“门外汉”,因此成为中国工业火柴协会火花组的组长,如今退休的他,依然是一名顾问。火花不仅丰富了火柴的文化内涵,而且走出了火花领域。在王安城的火花设计里,有一套名为“世界百桥”的火花。为了找寻有代表性的百桥,他经常往图书馆跑,查找资料,再精心设计,历时半年多,“世界百桥”方杀青。而这套火花汇集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桥梁100座,引起了桥梁专家的注意,我国出版的巨著《桥梁漫笔》一书,选用了他的这套“世界百桥”做插图,为此中科院4位院士、桥梁专家联名给王安城来信,称他的火花为此书增了色。

苦心集纳十万件收藏品

对火花的创作,使干安城不经意间走上了“火品”的收藏之路。

火花创作求新是王安城工作的灵魂,而要想出新就必须研究别人的东西。于是在担纲这项工作后,他就开始了对世界火花与古今“火柴”的收集与研究。为了收集这些东西,他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几乎全部的积蓄用到了这种追求上。在火花的收集上,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收藏者向他索取其创作的火花时,王安城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能用一些多余的火花来置换,这种置换使王安城的收藏日益丰富,而丰富的藏品不仅为他创作视野的拓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还让他结交了许多有名望的大收藏家。

扬州的季之光是中国有名的大收藏家,在火花的置换中,王安城与季之光成为好朋友,季之光慷慨地将自己收藏的中国第一张火花,用于同王安城的火花交换。这张火花1879年产于广东佛山,龙形图案,如今是中国乃至世界火花收藏中的极品。

在火花的收藏中,他开始对古今中外类似于火柴的火器进行收藏。相对于火花而言,这种收藏要难得多,他可说是费尽了心计和积蓄。上人世纪80年代,王安城听朋友说上海有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一件3000多年前古人取火用的类似于今天火柴的火镰。听到这件事后,他即赴上海,几经打听才得到其地址。其时王安城在“火品”收藏界里已经很有知名度,因此那位收藏界的朋友对他并不陌生,将火镰取出给他看。看到这个类似于今天钱包的火镰,王安城爱不释手,婉转地说出自己的来意,那位爱好者不同意转让。王安城离开后,再度折回,诚心相求,终于感动了他。而这个火镰用去了王安城当时的全部积蓄。

在几十年的收藏中,他已收集了120多个国家古今的火花、“火柴”近10万件(个)。

为了让这些藏品能惠及世人,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20多次火花展览,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感怀他的善举曾为他的展览题写横幅。

在收藏火花中,他也有创意。对毛主席有着深厚感情的王安城,了解到毛主席吸烟从不用打火机,毛主席用过的火柴火花便成为他收藏的一个特别系列。以前,北京火柴厂等厂家曾为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生产了专用火柴,在这些火柴中,其中以“鹤”与“梅花”为图案的火柴最为毛主席所喜用。1958年,当时长沙火柴厂接到省里指示,说毛主席要来湖南,要生产一些特种火柴,因主席有边擦火柴边与人谈话的习惯,有关部门怕火柴梗短会烧伤手指,因此省里要求长沙火柴厂要将梗做长一些。王安城说:我通过火花收集来回忆毛主席。毛主席十分节俭,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他不让警卫扔掉可使用的火柴盒,而是叫人买来火柴梗装进重新使用。小小火花天地大,它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朴实情怀。他收藏毛主席用过的火柴火花,时间跨越了30多年,最早的一枚为1943年陕甘宁边区火柴厂生产的“丰足”牌火花,专题研究、收集毛主席用过的火柴盒上的火花,他是世界第一人。

这一系列收藏品他已在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时展出。

创新出中国艺术火柴

对火柴的收藏和火柴面临的市场挤压,让王安城开始了思考:随着打火机的广泛应用,火柴能否从日常生活的窄小圈子中走出来,使火柴成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呢?这种艺术将延伸着火柴与火花的生命。因为普通火柴用途虽日渐缩少,但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宾馆、酒店等用作装饰和广告宣传的高档火柴需求量会逐渐增大,火花的设计也大有可为。他发现,传统的火柴磷划面总是在火柴的两边,与火花分属两个层面。能不能结合到一个层面呢?将磷隐于画中。在构思一幅以孙悟空为图案的火花时,他创意性地将孙悟空的两个眼睛用磷代替,当火柴轻轻划过磷面时,骤然火起,使孙悟空好象真的有了“火眼金睛”。这种创意,竟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从未有过,1996年,他设计的这种磷画火柴获得国家专利。他随后一鼓作气,将这种火柴式样设计延伸成书式、筒式、链式、壁挂式,台式等。这项专利含有七大系列280多个品种。一些品种投入生产后,不仅受到市场欢迎,更为收藏爱好者所喜爱。为了延伸火花的生命,王安城还借助一些企业的宣传需要,制作成火花册。长沙的火宫殿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华老字号,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应有关方面的邀请,他精心设计出一册反映火宫殿历史、名吃等资料的火花珍藏册,同样成为俏品。这些珍藏册在悄然延续着火花的生命,成为许多收藏者追逐的又一个热点。

心愿是办中国首个火博馆

走进王家,二室一厅的住房原本并不狭窄,但对喜爱收藏的王安城而言,房子实在是太少,藏品占去了住房的大部分面积。王安城告诉我:因为住房太小,一些藏品只好分散放在一些地方。这是他的一大憾事,有时为了整理,他得东奔西跑。因此,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建成中国首家火博馆。展出他自己设计的火花和收藏的有关火的各类藏品。对于火博馆,他希望能建在湖南衡阳市的南岳衡山。选址南岳,王安城有两个理由,一是自己画的处女作就是南岳四大风景画,而且一画走红,他要回报南岳;二是南岳最高峰为祝融峰,峰上有祝融殿,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火博馆选在南岳更有意义。为能实现这个构想,王安城已开始为南岳设计系列火花和火柴旅游商品,如南岳风光火花册、南岳磷画火柴……

王安城的梦就是希望火博馆能早点办起来,借助南岳大量的游客,传承中国乃至世界的又一部文明史。

上篇:小幽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2/2004020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2/06/3446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