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望
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使猴年开局显得有些沉重。这使人不禁联想到成语“杀鸡吓猴”的又一层意思。当然,这里的“猴”不仅指“猴年”,更引申为由猿猴而人的人类。
也许是对包括禽类在内的自然界造孽太甚,许多人在这场动物以其自毁的方式向人类报复的疫情面前,顿时自乱阵脚,闻“鸡”色变,甚至到了“见禽心惊”的地步。杀了太多“鸡”的后果确实令“猴们”后怕,人类狂妄与懦弱的双重性格暴露无遗。
事实上,目前禽流感病毒虽在禽鸟中所向披靡,但人类染上这种病毒的可能性远远低于SARS;况且,禽流感病毒是人类长期研究的一种病毒,处理方法已经很成熟,也就是说禽流感固然可怕,但可防可控可治;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及卫生组织正全力以赴,采取种种措施,严密布控防止疫情扩散,给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人人提高警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恐惧,或是听信耸人听闻的传言,庸人自扰。乐观科学的心态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
倒是这场疫情再一次留下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问题,值得人们好好反思。长期以来,我们改造自然、掠夺自然的结果,屡屡都是遭受自然的无情报复,而在这一场场灾害面前,我们束手无策,灾难过后,我们怨天尤人,从来没有彻底自我反省。如果这种模式还在延续,口蹄疫、疯牛病、猴痘、禽流感等等之后,我们面临的报复还有许多。人们难道还要经受这一场场灾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