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公办与民办教育花钱之比较

2023年12月19日

江苏省民办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是一位曾在某公办中学担任过副校长的民办学校校长,他对公办体制下的教育浪费现象深有感触。他说,从公办到民办的转变,从本质上讲就是从“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到“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的转变。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是1983年参加工作的,1994年担任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副校长,1999年离开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任校长。我亲历了两种体制下花钱办事的具体过程,深感公办学校浪费之惊人。

大到建筑工程发包,小至办公用品采购,不同体制下的花钱方式迥然不同。在公办体制下学校浪费严重,资金利用效率极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些“国企病”在学校同样流行;而在民办学校,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资金利用效率很高。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提出了花钱办事的四种模式:一、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如上街买菜经常要讨价还价;二、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如到医院看病人购买礼物;三、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如公费医疗;四、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如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

对这套理论我很赞同,至今我都记得“买笔记本”的真实故事。我原来在公办学校当副校长时,学校准备给每个老师发一个笔记本。教务处提出申请,校长审批后,由总务处采购,总务处长派人到商场文具柜台购买了一种皮面笔记本,每本花了12.5元。这套办事程序在公办学校是十分正常的,没有人有错误,但当我到了民办学校以后却再也不能这样办事了。凑巧的是,我刚到民办学校不久学校也要给每个教师发一个笔记本,我们学校的采购人员便先到小商品批发市场上看货比价,并顺藤摸瓜找到了生产笔记本的厂家的电话号码等信息,然后便与厂家直接洽谈供货,同类商品如“备课笔记”“会议录”一并签约,增加采购量压低价格。结果与公办学校购买的那个笔记本一模一样,但公办学校的采购价格却是我们的六倍多,我们每本只花了2.3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不是说那个到商场购买笔记本的人贪了便宜,也不是说负责建造学校大门的校领导贪污了,而是体制不同了,人的行为便发生了变化。现在我到了民办学校,学校靠自谋出路,校长必须精打细算,必须以最少的投入去赢得最大的效益。

有人说,中国教育太穷了,资金严重缺乏。我认为,眼下中国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观念和体制。观念和体制不同,直接导致资金使用率的高与低。

民办学校的活力何在?关键就在于体制。我们这所民办学校机构设置合理,人员定岗核编,学校运行成本很低。与我们同等规模的公办学校,开中层干部会议中午吃饭三桌都坐不下,而我们这里只有十来个人。

而公办学校却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有些地方人事、课程、招生甚至连学生用的本子的采购等权力都被统在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没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校长早已降格为教导主任。

我个人认为,眼下,一些公办名校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这种改革简单来说,就是从“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到“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教育的民营化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英国学者贝磊归纳了未来办学的四种趋势:部分公立学校所有权的转移;增加私立学校的比例;增加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增加对公立学校的私人投入。我想:打破垄断,培育市场,引入竞争,多元办学,应该是推进中国教育业成长发展的根本途径。

上篇:三原:打响禽流感阻击战
下篇:我国海平面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2/2004021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2/10/3447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