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须防人祸酿天灾

2023年12月19日

□文/柯喜堂

在人们想象中,太空漫步是非常浪漫惬意的事。殊不知为了抵挡小流星,或紫外线和有害射线,宇航员是把自己封闭于有着供氧装置和吸收装置、外壳坚固且头盔配有双层滤色镜的宇航服里。一旦穿上这种十几层的宇航服,模样笨拙,难得有“闲庭信步”的洒脱自在不说,倘是宇航服出点毛病,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地球也是太空里的一颗星,作为地球人,其实也是宇航员。不过令地球人感到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天然的“宇航服”,即包裹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为我们人类抵御了大量紫外线和有害射线,并把许多小流星化为灰烬。惟赖大气层的保护,加上大自然恩赐的水之类宝贵资源,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从中进化出我们人类。对此,人类自应怀有感激之心,并尊重大自然才是。然而随着工业文明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日益淡漠,妄自尊大加上物欲膨胀,而正把一柄有害利剑插入为人类提供保护和生存环境的大自然肌体之中。社会有识之士面对臭氧层出现空洞、温室效应、季节错乱,以及疫病反扑(如去春的SARS,今春的禽流感)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现象,忧心如焚,且纷纷采取行动。诸如生态主义、环境保护运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践行。值得一提的,还有许多科幻作家为了打破人们的麻木不仁,通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虚构的灾难描述,以期唤醒人们对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以及生存环境的关注和爱护。

比如美国科幻作家大卫?赫卫的《天幕坠落》,即描述了为人类提供保护的臭氧层消失,“天幕”坠落以后,为了逃避赤裸裸长驱直入的紫外线伤害,人类不得不过着地下的生活,争抢着狭小的生活空间。不难想象,人类沦人这种“地狱”生活,自是谈不上人的尊严和骄傲了。其实,人类现在尽管拥有种种貌似强大的现代科技,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其生存环境还是非常脆弱的。姑且不论太空小行星之类“天外来客”一旦接入地球,会带来毁灭性灾难;就是看似并不值钱的水资源,要是被污染或遭破坏,人类文明外衣即被剥掉,为争夺剩余的水资源而不惜诉诸武力。当然,如果温室效应加剧,南北极冰层融化过快,海平面增高,也是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上世纪70年代初,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轰动日本,其发行量高达四百万册。当然,说日本列岛将沉入深海,并无科学根据,只是作家的想象,但此书也击中了日本民众的隐忧“软肋”,否则也不会引起那样强烈反响的。

李白有句“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是嘲笑那位“忧天”杞人的。如果说在自然经济中,这种“忧天”并无多少根据,那么现代社会中人则须警惕由于人祸酿成天灾,珍惜、爱护我们的地球,善待大自然才是。

上篇:贪官为何爱说假话
下篇:宁静是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2/2004021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2/11/34478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