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五指并拢”抓管理,封严“费用瓶盖”,拧紧“能源笼头”,严格考核,刀下见菜,2003年企业不但产值、收入和利润总额超计划完成,而且实现降本增效800余万元。
以生产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和大型吊装机械为主导产品的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是钢材、电力、油料等物资、能源的消耗大户。仅钢材一项年均采购7万余吨。为了防止大规模地生产造成大的浪费,这个公司每年都采取有效的堵漏节支措施,取得良好效果。2003年钢材的大幅涨价,“非典”疫情的影响,加之残酷竞争带来的利润挤压,使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中铁宝桥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了“成本目标控制法”。在厦门桥、安庆桥、舟山桥、南京三桥钢围堰等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中,全面实行以“保质量、保工期、包费用,节奖超罚”为内容的“两保一包”项目管理考核法;在管理部室实行办公费、差旅费和招待费包保责任制,指标按月分解,按季考核。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制造费用“项点开支考核法”。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招标控制。进而,有效地激发了各单位及全体员工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公司上下围绕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动脑筋、想办法,广泛开展了“双增双节双控”活动、劳动竞赛活动、争当“钢料巧裁缝”活动,修旧利废、清仓查库活动。过去领用办公用品“一包一堆”的现象,变成了月初订计划,费用到人头,领导核用途,专管部门采购的“滤清制”。同时,盘活库存物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清欠力度,缩短资金周转时间。用电大户铸钢车间与动力车间密切配合,采取“避峰用谷”的用电措施,合理调整作业班次,仅此一项全年节约电费100余万元。由于管理细化,措施得力,考核过硬,加上全体员工的精打细算,使公司全年实际费用成本较计划降低3.08%。 (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