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剪底春秋壮三秦

——记剪纸艺术家董拴多本报记者薛喻阳

2023年12月19日

董拴多,是一位正团职上校。他的剪纸,十年前在四军大为他举办的专展上见过,那是为纪念毛泽东的百年诞辰。记得他的百余幅作品,将偌大展厅,挂得满满当当。当时只觉得剪功超群,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剪纸肖像,个个栩栩如生,遂暗叹:想不到军校也有这等人才!

于是和董拴多攀谈。他个头不高,但敦实有力;话说不多,却很谦和实在,纯朴得像个庄稼汉。从交谈始知,他是岐山农家人,算个西府乡党。自幼受母亲熏陶,迷上剪纸,母亲是乡里出名的剪纸能手。后来董拴多从军进藏开汽车,他也一把剪刀不离手。火热的军营,雄伟的雪山,让这个关中汉子感动,也一齐涌到剪底,成了他创作的题材。那时,凡节庆或战友成亲,墙上门上窗子上,都少不了他的剪纸;战友复员转业,都向他要一两幅留作纪念。“那段生活,那份战友情,是我剪纸艺术的开端,也给了我剪纸的力量!”当时董拴多说这话时,炯炯目光里满含深情,浑身洋溢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刚毅果敢之气。我留下印象:此人的剪纸前程,将不可估量。

十年后,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日子,我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在文化部和黑龙江省美协等组办的第五届全国剪纸艺术节上,董拴多捧回金杯,荣获“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他当会被特邀举办个人作品展,6套19幅人编《中国剪纸选集》,其中《英雄塑像》获金奖。这是继2000年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荣获“新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后,他又一次获得全国性大奖。他还成了陕西省唯一的中国剪纸史书的编委。为三秦父老争了光。

最近见拴多,他说自己已从学员大队长领导岗位上下来了,可话语间无丝毫的失落或惆怅,谈及退休后的生活,他竟神采飞扬,显得底气十足。原来,这十年来,他虽没有进学府深造,却一直在剪纸路上奋力攀登着。他钻研过水粉画、国画、玻璃油画,并尝试将工笔画、版画同剪纸融为一体,试图打破中国传统剪纸讲究图案对称的手法。为此,他做了大量而又艰苦的探索:他日以继夜地剪了又剪,仅剩纸就能装几架子车!他独辟蹊径,对剪纸的表现手法大胆进行变形、夸张与革新创造,终于使自己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比如,他用两只喜鹊、五只蝙蝠巧妙构图,剪、刻并用,便将“喜上加喜”、“五福临门”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向往,活现出来。行家称道其作品,“阴刻中有阳刻,造型中有透视,剪中有画,画中传神”。尤其是,他首创将剪纸像书法绘画作品一样精细装裱,配以名家书法,使剪纸一下子登上大雅之堂,让海内外刮目相看。北京著名书法家张瑞龄题词称赞“剪神入微”,英国作家威廉仑奇称其为“神剪奇作”,日本出云市市长岩国哲人在收藏他的作品时,还专门升起了五星红旗!

如今的董拴多剪纸,题材广阔,从领袖风采、英雄人物到戏曲脸谱、神话故事,从黄土地风情、华夏图腾到改革开放、港澳回归,内容林林总总,展示出一幅五光十色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艺术表现上,构图逼真,刀法流畅,工而不匠,细而不弱,在剪纸领域独树一帜,被行家誉为“中国民间剪纸的一大突破”。

近年,董拴多的剪纸,七次在陕西军地举办个展,数百幅作品见诸报刊,6次获全国大赛金奖,16次获军内外作品一等奖,多幅入编画册和中国剪纸艺术家画库,也被宝鸡市外事旅游局列入“十大旅游纪念品”。省内外单位授予他“军旅剪纸艺术家”、“新世纪文化创作陕西风采人物”等称号。

面对成绩,董拴多并不满足,他对笔者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省外的不说,像延安的贾四贵,榆林的陈世荣,还有很多民间高手,都值得我学习,艺无止境呵!为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情、同志爱,我要一辈子剪下去!”

上篇:放“神童”一条生路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0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05/3456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