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廉租房给低收入人一个家

2023年12月19日

由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新机制正式启动。

这一办法对保障对象、保障面积和保障方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办法指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条件由各地人民政府确定,保障面积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办法还要求各地对廉租对象的家庭收、住房情况等定期进行核查,并对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

“办法”给了百姓一个盼头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谈到此项办法出台时认为办法明确了政府的职责、确定了资金来源、确立了保障水平,使更多的人进入到保障中来。另外廉租房办法的启动和实施将为那些因贫困而住不上房子的人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使他们真正能够有法可依。

据谢家瑾介绍,申请廉租住房的最低收人家庭必须按规定程序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15天无异议后,方可享受廉租住房待遇。享受廉租住房待遇的家庭,应当按年度向有关部门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对家庭条件发生变化已不符合廉租政策的,将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停发租赁住房补贴。对于违反规定、不如实申报或恶意骗取廉租房的,有关部门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住房:几家欢乐几家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已严重存在。一方面过于贫困的人群因购买不起价格昂贵的商品房而无处居住,另一方面一些房地产商为追求利益,贪大求洋,建造一些相对购买力较小的豪华别墅。这样就产生两种极端,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没有房子居住,而大量的豪华房屋却因找不到买主而闲置空放。廉租屋的出现正好协调了这二者的矛盾为真正需要房子的人雪中送炭,也使政府的服务职能更加到位。

“家”的距离有多远

2000年西安市政府开始建筑明德门廉租房小区,并已于2001年年底全部竣工。首批廉租房共有264套,全部为五十多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户型,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由于《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因此,264套廉租房怎样公平、公正、透明地分配,便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而诸如廉租房如何分配、房租按什么标准收取等这些问题,都暂时还无法较好地解决。所以虽然建筑了廉租房小区但却并没有发挥它的功效,264套廉租屋待字闺中这也充分说明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它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和实践的方案。

廉租房工程任重而道远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指出我国廉租住房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廉租住房制度还没有引起一部分城市的重视;廉租住房的资金来源还不规范;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还不太好,有的地方以租金补贴的方式还没有推开;保障水平有限,有些城市保障能力低。

另外西安的廉租房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廉租房如何分配,房租按什么标准收取等。即使按西安市目前最低租金2元/平方米的标准,一套廉租房每月的租金至少也在100元以上。这对于享受低保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僧多粥少”廉租房分配难的问题,据市民政局低保处掌握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安城九区在册登记的低保户达75000户(其中单人低保户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计168000人。由此可粗略推算,平均300户才能申请到一套房子。显而易见,首批廉租房“僧多粥少”,只能优先解决那些没有单位、无固定住所、最贫困家庭的居住问题。再就是财政负担太重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西安市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拿出250万元,用于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短缺问题,至今已累计达1600万元。这些款项虽全部用在了首批264套廉租房的建设上,但仍旧欠了建设单位300多万元的工程款。对于西安这个经济不甚发达的内陆城市来讲如果给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发租赁补贴,若以每户50元/月计,每户一年就需600元,西安市仅此一项的财政补贴就高达4500万元,政府的财政压力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要解决低保户的住房问题,道路还很长。因此,必须尽力实现方式的多样化,来解决这一问题。要以财政资金为主,加上社会力量的积极广泛参与,从而尽快实现低保人口“居者有其家”的目标。

■本报记者 李琳娜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09/3457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