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农民工返城求职、用人单位节后招聘高峰,于是,媒体出现了这样的消息: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不到“正规”职介求职而上当受骗,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关部门提醒农民工,别上“黑职介”的当。
然而,相当多的农民工对“有关部门”的提醒置若罔闻。难道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到非法集市,求职风险大,有劳动合同签不了、工资承诺难兑现、人身安全没保障的后患?
且听农民工怎么说:
“知道在劳务黑市找工作会吃亏上当,但正规职介的工作门槛高,要有技术有经验,要交一些费用。还有,在正规职介找工作,见不到用人单位的人,职介推荐几个岗位,得自己一家家跑,经常是车费花了不少,工作落实不了。不如在劳务黑市上,自己和用人单位谈,亲自看,看好了干,看不好再来找。”
由此可见, “提醒”是必要的,但效果并不大。因为,素质再差的农民工,也没有傻到好歹不分的地步。而是求职心切,正规职介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面对劳务黑市、非法职介,为了有口饭吃,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大约是“提”而不“醒”的一个原因吧。
也由此可见,劳动保障部门、各类正规职介特别是政府的公共职介机构,应当认真检讨:为什么民工在正规职介找不到工作,但劳务黑市上却有工作找他们?为什么招杂工、用苦力的单位,小餐馆、小工厂的老板,不愿到正规职介招聘?招聘求职双方不入场,仅仅是一些农民工求职心切、部分用人单位利欲熏心?还是因为自己的服务不到位,工作不扎实,甚至收费等方面设的高门槛,将供需双方挡在了门外? 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