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分局凤州工务段中修队“三八”女子炊事班是由三名女职工组成的全段唯一的女子炊事班,九年来,她们伴随着近七十名职工在宝成线北端174.38公里的铁道线上风餐露宿,肩扛手提回来的米、面、油、菜10个车皮都装不完,凭着执着撑起中修队的半边天,被誉为秦岭山中“三朵红花”。然而,在“红花”背后,却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伤心事。
三姐妹都年过四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最重的时期。小苏和爱人都在中修队,爱人是多囊肝、多囊肾、肾积水和肾结石患者。1996年,在徽县施工,临行时,小苏给爱人带了20付中药,由于住在农民低矮的小棚里,又潮又湿,没时间为他煎药,中药全发霉了,急得她直掉眼泪。去年六月份,丈夫觉得腰痛难忍,小苏陪他跑遍了西安各大医院,得到的回答都是同一句话:“没办法”,这时,他肝上的囊肿已像鸡蛋那么大,而且数量多,动手术也是无济于事,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听到这,她愧疚的泪水奔涌而出,这么多年,她满脑子装的都是伙食团的油、盐、酱、醋和工友们的食谱,没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作为一个女人,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就因为丈夫的病没得到及时治疗,使她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这是一生中多么大的遗憾呀!
炊事员小祝为了工作,将女儿或寄宿在弟弟家,或送寄读学校,一连几个月见不上一面,每次见面,泪水成了母女见面后的第一桩“必修课”。小祝的父亲是一位老宝成,建线时落下矽肺病,常年咳嗽不止。每到休息日,小祝就去伺侯遭受病痛折磨的父亲,以尽女儿的孝心。2001年6月,父亲的病加重了,当时正值秦岭大隧道施工,她没能赶回去,不久传来老人去世的消息,她一个人默默地在锅台前流泪,留下了终生遗憾。
炊事员霍佳美为了工作,顾不上年迈的婆婆,把女儿也丢给了丈夫,丈夫在家又当爹又做娘,还要服侍年迈的老母,有时休息还来协助小霍做饭。小霍对工作特别认真,记得那是去年在白水江施工,正值高温时节,作息时间改到早上五点上班,那天她值早班,一觉醒来才凌晨两点,离做饭还有两个小时,再睡吧!又怕睡过,耽误开早饭,只好坐等了两个小时。
她们就是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们没有辜负父辈和工友们的信任,在岗位上洒下的汗水和付出的青春热血无怨无悔……
捧着一颗爱心,“三朵红花”连续六年获郑州局、西安分局、凤州工务段先进集体,所在的“三八”女子炊事班获陕西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光荣称号。
(魏亚君 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