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乒坛“亚欧对抗”如何变

2023年12月19日

多哈第47届世乒赛以中国男队胜德国队夺冠而告结束。代表协会最高水平的两支男队的较量,正是国际乒坛“亚欧对抗”的缩影。

将视角扩大到前四名,获第三、四名的依次是韩国队和瑞典队,仍是“亚欧对抗”。再扩大到前八名,即加上中国香港队、中国台北队和奥地利队、意大利队,依然是“亚欧对抗”。进一步扩大到前12名,加上日本队和法国队、比利时队、俄罗斯队,大体上还是“亚欧对抗”。

此前多年,中国有许多教练、运动员到外国教练、打球,为世界各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亚欧对抗”的格局。而且,仅靠中国来推动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显然不现实,这也不属于中国乒协的责任。

近10年来,中国乒乓球界推出“双轨”制,到中外执教、打球的人明显减少,因此,不能再指望让中国乒乓球界像过去一样大量“输出”人才和技术。

国际乒联近些年来不断地推出改革新举措,但从结果看,并非每项都起了理想的作用。

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在大阪世乒赛期间说过,如果中国队继续每项冠军都拿,确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尽管他一再声明,改革不是针对中国,但实际上他和他的一些同事还是很想削减中国队的金牌。

诚然,实行“11分制”后,中国女队在釜山丢了亚运会女团冠军,中国男队在巴黎丢了男冠军。但是,只要中国队适应了新赛制,靠其强大的实力,还会在大赛上“囊括”。多哈世乒赛中国男、女队双双夺冠,再一次证明靠改规则削减中国金牌是徒劳的。

鉴于此,与其不断地在改变规则上下功夫,还不如与中国乒协合作,携于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沙拉拉也说过希望与中国乒协合作,可是,由于人们厌烦了接连不断的改革,中国乒协提出的合理的“简化发球规则”提案却没在多哈获得通过。

国际乒联也讲过将支持各洲开展乒乓球运动,去年也组织了世界青年锦标赛,但没见更有力的措施。

“亚欧对抗”还在继续。愿国际乒联将与中国乒协合作提上议事日程,在帮助亚欧以外各地提高水平上多做实事,让美洲乃至非洲、大洋洲队早日冲到世界前列,与欧亚争雄,改变“亚欧对抗”的格局。 (华文)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中国队生机勃勃瑞典人廉颇老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11/3458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