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冰箱“新国标”——《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实施,以及去年秋冬季众多省市出现的“电荒”问题,都促使中外品牌的节能冰箱“忽如一夜”般出现在各大商场里,令消费者目不暇接。
节能冰箱
“挂羊头卖狗肉”者多
今年“3.15”主题是“诚信经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各地消费者协会纷纷对市场上的中外品牌冰箱进行了抽查,并由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这些冰箱的耗电量进行了严格检验。此次共抽查了包括海尔、新飞、容声、西门子、伊莱克斯等国内外十多个品牌的产品。抽查结果显示:一些品牌冰箱耗电量的实测值与其宣传的标识值相差甚远,如某品牌一款节能项目招标产品标注耗电量为0.35度,实测却高达0.46度,误差竟达30%!
市场混乱的“病根”在哪?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从生产商的角度看,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为了赢得市场,滥竽充数,将不节能冰箱标注成节能冰箱来欺瞒消费者。
二是目前冰箱“新国标”配套管理办法还未出台,冰箱到底耗电多少厂家自己说了算。来自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消息,目前节能冰箱“新国标”的配套管理办法仍在报批中,所以市场上各品牌的冰箱所标的节能说明仍属自我宣传,包括一些品牌张贴的“中国能效等级”标识都是企业行为。
(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