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贫困公民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而建立的社会保障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一个难题:换校读研学生在未还清以前贷款的情况下,不能申请续贷。小周去年被保送到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家境贫困的他申请了11250元的助学贷款尚未还清,现在又想申请研究生助学贷款,他的现实忧虑是“将来肯定有份好工作,但现在正在读书,实在还不起”。
据了解,北京市工商银行海淀支行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展期还款规定》中第一条就是,“办理延期还款的学生必须是在本校继续就读的硕士研究生”。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助学贷款科科长熊明证实了这个条款。她说,除非将本科时的助学贷款全部还清,否则到其他学校读研的学生无法办理展期,“这是市分行的规定”。
面对助学贷款的各种难题,华北电力大学正试图和银行商讨以学校担保的形式来解决。该校学生处金老师认为,银行要求学校担保,银行就降低了风险。“本来是银行和学生的信誉贷款,现在变成了担保贷款。”但是,华北电力大学的这种担保范围,不包括到外校读研和外校来本校读研的学生。金老师说,“助学贷款还款是投资道德的问题,但现在仅靠道德似乎不够。”
在现实中,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凭自己的信用申请的贷款,毕业就业后逐步归还贷款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基础是学生的个人信用,是在校大学生通过所在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借款学生自行提供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贷款银行确实因此面临一定的放贷风险。
据了解,金融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防范这种风险,如利用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收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的有关信息,接受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如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如各用人单位和银行、海关、出入境管理等单位在录用、发展新金融业务、出入境验放等业务时,应查验银行、教育系统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等等。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现实是,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每年都扩大。其中的收费比例越来越高,交不上学费、还不起贷款的读研学生越来越多。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