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蒲城县平路庙乡直社村的县氮肥厂下岗职工马德民,在“退耕还林”政策感召下,近3年来,累计栽植、嫁接多种新品种枣树和柿子树4万余株。
1999年9月,46岁的马德民因原所在的企业生产不景气而下了岗。但他下岗不失志,决心另谋生路。2000年7月,他抓住“山川秀美”工程的历史机遇,在全乡率先承包了附近孙家沟集中连片的300多亩荒坡地,先后拿出2万余元从本县永丰镇一家林场大批量采购了冬、雪、梨枣树等新品种接穗,又从当地采集了以皮薄肉多、甜脆爽口而享誉省内外的直社疙瘩枣树苗。然后组织人力进行嫁接和栽植。为了确保树木成活,从开始的挖坑、栽植、培土到以后的修剪、施肥、防虫等各个环节、每道工序,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办事。同时,于去年7月又投资3万元,在沟底打了1眼深水井,从根本上解决了树木浇灌用水问题。由于坚持科学务树,使嫁接和新栽植的260亩枣树和40亩柿子树,成活率均达100%。
辛勤劳作必有收获。去年马德民的绿化园内光枣就产了3000余公斤,若不是受天雨多的影响,至少收入在4000元左右。另外,他还在自己的责任田内作务果树4.5亩、种植小麦7亩、棉花8亩,年纯收入万余元,成为当地出了名的致富能手。 苏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