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蓝田做大劳务输出

2023年12月19日

本报讯 人均八分地的蓝田县,近几年充分发挥剩余劳力多、能工巧匠多的优势,依托天津市,面向全国,组织以厨师为龙头,发展家政、保安等劳务输出,全方位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体系,扶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因而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了解,这个县劳务输出有三个类型:

“飞燕”型。其特点就短途输出,往返迅速。打入以天津、武汉为主的城市劳务市场,主要从事运输业、建筑业、装卸业和饮食服务业。目前,全县短途输出经商的农民就有3200余人,千余个劳务联合体。 “候鸟”型。其特点是远走高飞,定点落脚,春出冬归。每年春天,一批批农民经纪人到山东、新疆、青海等地搞劳务经济,年底陆续回家,年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今年全县出远门的农建队就有30多个。

“巢居”型。其特点是定向外出,定居经营。普化镇农民李延虎擅长玉米皮编织工艺。去年,他与重庆市开县一家日杂公司签订手工艺编织供货合同,为了就近供货,李延虎在开县县城租了几间房子,从家乡组织来12个能工巧匠,办起了草编加工厂,去年创产值7万余元。像这样远离家乡,到外地设点办厂、定点经营的农民,目前全县还有千余人。

据了解,至今蓝田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3万多人,预计全年纯收入可达2.4亿元。(陈忠勇)

上篇:紫阳百名干部离岗兴业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1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18/3461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