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她用煎饼征服世界

2023年12月19日

口文·图/张正直 梁丰彩

下岗有志

创业路上她屡败屡战

1995年5月的一个深夜,在山东费县粮食局家属院里,一对夫妻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对夫妻都是该县粮食系统的职工,女的叫李怀珍,是某粮店的会计。男的叫张金玉,是该局的业务科长。他俩一个是业务骨干,一个是局里的中层领导,按当时的改革情况,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需下岗分流。李怀珍还是决定带头下岗。

下岗后,李怀珍便天天琢磨着干点事:开饭店吧,行不通,因为自己既没有资金,也不懂厨艺;养花吧,也不行,因为自己家住的虽然是平房,但整个院子尚不足百平方米,再者也不懂技术……正当李怀珍苦思冥想着到底上什么项目时,有一天下午,她从一张报纸上面看到了武汉一家养蝎子致富的广告。李怀珍细读了几遍后,觉得干这个行当既投资少,又回收快,是典型的“庭院经济”。于是,征得丈夫的同意后,李怀珍便将家中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在院子里建了个养蝎棚,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去武汉进蝎苗。

1995年8月15日,李怀珍怀揣着从父母家借来的2000元钱匆匆踏上了去武汉的长途汽车。当她将半桶蝎苗往回运的时候遇到了麻烦。由于路途远,李怀珍要在途中住一晚上才能赶回家。许多旅店的工作人员,看到她提着半桶蝎子,没有一家同意她住宿的。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旅店勉强同意了,李怀珍这才住了下来。夜里,正当李怀珍沉浸在梦乡,忽然感到脸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她用手一摸,脸上顿时像被针刺了一下,异常疼痛。她急忙拉亮电灯一看,吓得差一点昏了过去:只见房里的地上、床上,到处都是乱爬的蝎苗。李怀珍看了看盛蝎苗的塑料桶,发现里面的蝎苗跑了近三分之一。原来,她睡觉前,由于没盖好盖,蝎苗从桶里爬了出来。见此情景,李怀珍害怕极了,担心旅店老板发现后跟她过不去,她顾不上多想,披上衣服,提着剩下的蝎苗便偷偷地跑了。当她赶回家中的时候,丈夫几乎认不出她来了,蝎毒已扩散,她的脸肿得像皮球,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蝎苗购进家后,李怀珍听人说蝎子喜欢吃昆虫,特别是活的

虫子,蝎子吃了长得快。于是,她便天天到郊外捉蚂蚱、“地老虎”、“吊丝鬼”等昆虫喂它。一开始,李怀珍没注意,直到有一天周围的邻居向李怀珍反映,他们家到处是蝎子。李怀珍这才仔细地查看了蝎棚里的蝎子,顿时傻眼了:蝎子大多数跑了,剩下的蝎子,被“吊丝鬼”吐出的丝捆了个“五花大绑”,都活活饿死了。蝎子是怎么跑的呢?李怀珍做梦也没想到,原来是捉来喂蝎子的“地老虎”本身就是昆虫界的“地道专家”,这些家伙在地下掏了数不清的洞,蝎子就是顺着这些洞跑的。

初出茅庐,李怀珍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还将从母亲那里借来的2000元钱也赔了个净光。

后来,李怀珍又做过生豆芽菜、卖水果,做小吃等小本生意,然而这些生意都以失败而告终。家中由原来的稍有积蓄到债台高筑,这就是李怀珍下岗自谋职业后的真实写照。

永不服输

煎饼圆了她的人生梦

正当李怀珍在创业路上屡遭挫折、一筹莫展时,昔日粮店里的一位大姐来看望她,当她知道李怀珍面临的困境后,听说农村来卖石磨煎饼的农民很赚钱,不知是不是真的?那位大姐走后,李怀珍想,石磨煎饼是用天然的石磨将粮食磨成糊糊。用手工烙成煎饼,这不就是典型的绿色食品吗?对,卖石磨煎饼肯定能赚钱。当李怀珍将这个想法告诉丈夫时,丈夫也对她的分析给予了充分肯定。

说干就干,李怀珍首先让弟弟把老家的祖传石磨运到城里来,然后,又从旧货市场上买了一台老解放车上的差速器,请人帮忙配上了动力,解决了制糊设备。为了提高产量,李怀珍又在鏊子上下功夫,她请人在炉膛上面焊了个大圆盘,放四台鏊子,旋转着使用,这样一个人就能干4个人的活。因为烙煎饼是一项复杂的手工活,它由制糊、烧火、烙制三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需要人,于是,李怀珍便将弟弟和表妹请来,当自己的帮手,夜里烙,白天卖。至此,李怀珍的煎饼店便正式开张了。 (下转四版)

上篇:没有了
下篇:劳模——永恒的时代旗帜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1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19/3461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